字體:  

學好英語的訣竅與不二法門

nod32 發表於: 2011-6-07 16:42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前 言
新聞經常報導很多學者談到大學生英文程度低落的問題,其實這實在不該算是新聞了。每一年都有研討會檢討英文教學,每一次都講同樣的話,每一年的大學生英文還都是在原地踏步,為什麼?大學生英文不好,當然不能怪大學教授,也不能怪高中老師。甚至我們必須坦白地承認,這些程度不好的大學生在他們國中的時期英文就沒有學好。現在小學就已經開始教英文了,因此我們必須先檢討小學的英文教育。我國的小學生每週只有兩小時的英文課,郤也不是全部的老師都會教英文,有些偏遠地區至今仍沒有足夠的合格英文老師,常要靠替代役或者代課老師來教英文。小學生學不好英文乃是意料中的事。如果完全靠學校,眾多小學生很難將英文學好。但是很多家境好的小學生可以進補習班,或者請家教,因此英文好得不得了。這種現象,在小學裡沒有什麼關係,可是一到了國中這情形可就非常不妙了。很多國中老師面臨不少家長的壓力,認為英文應該越難越好。其結果是國中老師的英文考題,往往是弱勢團體孩子所無法招架的。這種專門替程度好的學生所設計的英文教育,使得很多國中生上英文課就是發呆的時候。


英語學習在台灣已經變成一項全民運動,整個社會投入了龐大的金錢、時間與心力,但成效卻一直無法讓人滿意。目前台灣的英語教育大致可分成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的四階段訓練。國小、國中到高中的的英語教育一直都是以課本為中心點,因此只要讓學生精通課文就好,談能力指標在感覺上是一件多餘的事。學生的英語能力的優劣,考考課文就好。常聽到的「英語能力分班」大都是以課本的內容為依據的成就測驗。如果大家都知道較高階的英語能力並不會因為提早起步而提前獲得的話,就會重新思考提早學英語的意義。產業界對目前英語教育的成果不太滿意,覺得學校教的英文都不能滿足業務上的需求,與社會脫節。我們必須體認學生與社會人士的基本學習條件不同,課堂的英語教學能發揮的點與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國高中的英語教育與職場需求的落差是無法避免的。不過只要大家能夠建立英語學習為終身學習的共識,將學校的語言學習與職場的語言使用連成一體規劃,按學習者在不同階段的學習特質訂定目標,分段學習。只要英語學習者有具體可行的學習目標,就能逐步提升英語能力;學習的起點的年齡不具關鍵的作用。很多人畢業之後都發現學校裡學的英文不足以應付工作上的需要,但是很少人確實掌握自己的能力所在,也不知道如何規劃英語學習。規劃個人的進修必須要先做兩件事:設定目標與掌握學習起點。起點與終點定好之後,兩點之間的就只要按步就班的走就好了。


學習英文經驗談
很多人都會問:英文要怎麼學?其實學英文沒有一套絕對有效的方式,也絕對沒有一條捷徑是可以讓你少人家十年工夫,卻能輕鬆達到顛峰的。意思就是,下定決心肯努力、肯付出、肯用心,英文絕對可以學得起來!選擇學習英文的方式要看自己的學習風格。有人是「感官—思考型或精熟型的學習者」,他一定要將英文做一系列的安排、規劃後,按部就班地學習,也就是屬於穩紮穩打型的;有人是「直覺—思考型或理解型的學習者」,他一定要將學習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及興趣作結合,也就是屬於實務派的,學習的風個有很多種,因人而異。


英語學習面面觀
很多學過英語的人(包括沒學好的),都能對如何學好英語說出一番道理;而且這些道理多數是對的。是的,一個人如果能把他本來就知道的學英語的原則拿來實踐而且持之以恆,縱然不能如母語人士一樣口才流利,至少可以下筆達意閱讀無礙。然而在我們的社會裡,學英文的人那麼多,學得好的人到底只是極少數,我們要歸納其中的關鍵,恐怕還是知易行難。要學好一種語言,少部分靠天資,大部分靠恆心毅力。就外語來說,文化隔了一層,使用的環境又不是隨手可得,更需要加倍的努力,學好英文的人那麼少,正是因為能付出足夠努力的人實在太少了。

然而,即使在最困難的環境中,也還是有人把英文學得很好。一個學語言的關鍵就是必須保持接觸運用,而且是有意識地、為了怕生疏而去做這樣的努力。語言有兩層特質︰一層是純工具的,只作為傳遞知識的媒介;另一層是把語言本身當作知識,值得單獨去認識、體會、甚至鑽研。很多人對英文的使用只停留在第一個層次,只是為了從英文資料中取得知識而閱讀,因此讀的時候不會特別去留意它的寫法是否高明,文法結構有何特別之處,用詞遣字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純工具目的式的讀法,即使讀了幾十年,這些資料所使用的語言對他而言也只是工具,沒有獨立的意義,不會吸引他去注意表達的美感,那麼他的英文確實不會有午麼明顯的進步。終了只是自己疑惑: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表達能力無法提昇?


如果想把英文學得好一點,一定要在讀或聽的時候,提醒自己去注意這句話是怎麼說的,這邊文章是怎麼構成的,遇到覺得表達特別好的句子還應該把它讀熟,甚至背下來。這種功夫,不要說是外文,就是自己本國的文字也是一樣的。古人講究背誦好文章,現在雖然不時興了,但背誦確實是一種強迫自己將別人所寫的好文字融會成為自己所有的辦法之一。另一個雖不背誦而效果也許更好的辦法,是模擬。這辦法,近代的英國小說家,也是公認的文體家毛姆(W.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用過。毛姆晚年寫回憶錄,說到他年輕時為訓練自己的文字能力,每讀到一段好文字,就把它反覆看熟,琢磨它寫得巧妙的地方,然後把原文鎖在抽屜裡,隔個四、五天,再憑記憶把那段文章寫下來,然後拿原文出來對照。毛姆說開始練習時常常發現原文的精髓自己總沒辦法重現,後來漸漸雖然仍記不住原文,卻可能寫得比原文還好。證明在這樣的練習中,毛姆自己的寫作能力大有進境,甚至可以超過他所心儀的名家。毛姆日後成為著名的作家,所下的這些功夫顯然不是白花的。毛姆的例子也是再一次說明,即使是文學天資很好的人,他掌握語言的能力仍可能因為有意識地去深入體會別人的文字精髓,而更有進境。我們如果讀英文而只是「知道」在說什麼、就算是「看過」了,恐怕即使常常看也幫助不大。至於不常看而只希望有什麼速成之法,那更是絕無可能了。


上面說到語言一層是工具、一層是知識。即使只把語言當作工具,英文這樣的工具因為具備世界通用性,學了英文就等於拿到了一把打開一個大世界的鑰匙,已經足為樂事。比較文學學者劉紹銘教授曾列舉懂英文的十樂,包含了可以讀盡名著,也可以讀禁書,可以互傳讓聽不懂的人蒙在殼裡的訊息,也可以全世界旅遊無礙……等等。單單作為工具,會了英文就樂趣無窮,至於如果能夠更進一步把英語本身當作可以深入探索的知識,則每讀到一篇好文章就可能齒頰生香,每看到一個用得巧妙的典故就會然於心,每看到一個有趣的新辭就彷彿收藏品中添了新客……這當中,境界自然更加不同,其豐富我們人生的趣味也更無窮盡。


可是,每個人都說學好外文需要恆心毅力,可見它不像吃冰淇淋或唱卡拉OK一樣,可以不必經過自我要求,輕鬆愉快就能自然獲得的。我知道和聽說的例子裡,苦學英文的人,有每天清早起來對著空氣朗誦英文文章的,有把一本字典從頭到尾背下來的。在現代,只要有恆心,各種影音齊備、聲光並茂的英語資料或教材都隨處可得,要把英文變成更輕鬆自然的事不是不可能。三十年前,小型錄音機的出現已經為學英文帶來一大福音;近二十年,電視頻道裡英語節目的增加使得英語情境的模擬也方便起來;近十年來,個人電腦的普及,光碟教材(CD-ROM)更使英語學習成為可以雙向互動的遊戲;至於近五年來,網路一日千里的發展,已經使得一台上網的電腦就等於一個圖書館,而且是時時在更新資料的圖書館。有了網路,全世界的影音聲光都頃刻互通、無遠弗屆,這是從前學英文的人作夢都不敢想像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善於利用這些科技工具的人,不但得到知識,也得到無窮的樂趣。根據最近的估計,全世界的網站已經超過一億大關,其中超過百分之八十是英文網站。當中,自然有垃圾蠢物,卻也多的是黃金鑽石。善用網站資料的人,不但等於活在一個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可以接觸英語文的世界,而且其中的知識勝過任何一個單一圖書館。因為即使是藏書超過億冊的美國國會圖書館,也無法像網路一樣時時刻刻在更新,而且全世界任何角落的人都有新資料可以奉獻出來,而且隨手可索引、可建檔、可印存……。網路使我們的世界變得豐富無比,但是端賴善用者得之。要學英文的人,處在這個時代,工具、知識、樂趣,都可以輕鬆兼得。網站在網海中只是一小杓,帶也是相當精華的一杓,任何一扇門開進去,都將通向無限廣大的英語世界,將有無窮的收穫。

作者:佚名   文章版權:歸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