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良性乳瘤增加流產率 經前或惱怒腫塊變大

kingdomoo 發表於: 2011-8-08 10:15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更新日期:2009/10/27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乳房出現良性腫瘤跟功能失調有連帶的關係。中醫師李佳築表示,中醫認為,這種病症的起因主要是腎虛、肝鬱、氣血不暢、脈絡失和,以及痰濁與氣血凝結於乳房所致,因此應重視婦科的整體治療,特別是病症多有經前乳房脹痛,且常伴見月經不調、不孕症、更年期綜合症等,應著重於婦科疾病進行辯治。


李佳築醫師指出,乳房良性腫瘤的病情較複雜,常見於卅到四十歲之間,臨床發現患者有較高的流產率,且症狀發作常與月經周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一般認為跟卵巢功能失調、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對增高或泌乳素增高有關。


乳房良性腫瘤屬於傳統中醫的「乳癖」,指的是乳房出現形狀、大小、數量不一的硬結腫塊,又稱為「乳栗」、「奶癖」,為乳房中結核之一,乳房內常出現腫塊,伴有乳房脹痛,且腫塊常為多發性,或呈串珠狀、結節狀,腫塊與皮肉不相親,推之能活動。


李醫師進一步指出,經前或惱怒時腫塊可能會增大,但經後縮小,可發生在一側乳房,也可能發生在雙側乳房,極少數患者可同時伴見乳頭溢血或乳頭溢黃水濃汁。建議患者自行按摩乳房周圍肝經及胃經的穴位,再結合心理疏導。


平常的預防保健之道,婦女應穩定情緒,也可飲用一些玫瑰花茶或加上一些柑橘類的花果茶飲用,像是青皮、橘皮、檸檬皮、薄荷、佛手柑、香茅等,可在經期前五到七天或經期服用,以便疏肝解鬱,排卵後加服鹿角片磨粉有助消散乳癖。


李醫師指出,這種病症發生的病因病機為肝鬱氣滯、痰氣凝結和肝鬱腎虛,治療宜辨治,肝鬱氣滯型患者多見於青春期或病程較短者,乳內腫塊隨月經前後或情志波動而增大或縮小,多有經前乳脹的情形發生,常有胸脅脹痛、月經不調、痛經、不孕等症狀,情緒上常精神鬱悶、心煩易怒、喜嘆息,治宜疏肝理氣、活血散結。


痰氣凝結型患者常見乳內腫塊形如雞卵,且堅實光滑,沒有明顯脹痛等,年輕婦女還可能有月經不調的情形,患者往往出現頭暈、胸悶、痰多、咽喉不利、胃口不好等症狀,治宜疏肝健脾、化痰散結。


肝鬱腎虛型患者的乳房腫塊可成栗粒、砂粒狀、團塊或片狀,月經前會增大,經後縮小,可能有月經先後不定或婚久不孕等情形,患者常出現眼眶暗黑、腰膝痠軟等症狀,治宜疏肝補腎、通絡散結。


李佳築醫師強調,整體治療可按補腎調周法論治,特別要重視經間排卵後的黃體期論治,要以補腎助陽為主法,內治的同時也可合用外治法,例如針灸背部的天宗穴或小腿的三陰交、足三里穴,足部的太衝穴。


值得注意的是,治療時恢復黃體功能進而鞏固療效,但若保守治療無效,且短時間內迅速增大者,患者就必須考慮用手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