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udn旅遊休閒
三地門「辭職坡」 走一遭…就想走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縣報導】
達來部落通往霧台的古道,崎嶇難行,早年嚇跑不少到霧台履新者,被戲稱為「辭職坡」。(記者翁禎霞/攝影)
山中路名無奇不有,屏東縣三地門鄉達來村通往霧台鄉的一處上坡古道,坡陡路遙,光復後不少外地人上山工作,不堪翻山越嶺,撐不了多久就辭職,因而有「辭職坡」之名,如今成了部落吸客賣點。
據說當年只要有人循古道上山就職,當地人就開始計算「到底能撐多久」?有耆老說,「剛光復時,在山裡撐最久的不過半年而已」。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陳美惠,近年協助達來部落發展生態旅遊,這一處隱於山林間的坡道豎立了一根明顯的路標,遊客莫不莞薾。昨天有日本奈良產業大學教授山本英司等人造訪,對「辭職坡」印象深刻。
達來部落屬排灣族部落,當地解說員杜英傑說,部落歷經五次遷村才遷到現址,如果要回到舊部落,必須走過吊橋、再上「辭職坡」,如果要走到海拔最高的霧台鄉,至少要再走三至四小時。
耆老說,辭職坡的坡度大約四、五十度,光上坡段就要走一個半小時,這條路原是族人口中的「好漢坡」;光復後,警察、村幹事、老師等上山就職時,得背著家當、糧食走路上山,「可能嚇到了」,因此不少人上任不久就離職黯然下山。
達來部落通往霧台的古道,崎嶇難行,早年嚇跑不少到霧台履新者,被戲稱為「辭職坡」。(記者翁禎霞/攝影)
前霧台鄉長杜傳今年已六十九歲,他記得自己在一九六五年上山教書的時候,就是走「辭職坡」上山。他形容「在當年,這可是『魯凱共和國』(霧台鄉為魯凱族)的重要道路」,背著家當走一趟真的很辛苦,「很多漢人朋友走到掉眼淚」。
據他觀察,後來上山工作的人,其實並沒有那麼多人辭職,只是千辛萬苦爬過那個坡,「就會讓人有辭職的想法」。
如今上霧台開車即可到達,杜傳打算帶新一代魯凱人再走一趟古道,體驗先人的苦滋味。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