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帕爾中毒事件,1984年。
1980年,印度博帕爾化工廠開始生產一些專治危害小麥害虫的化學農藥。
1984年12月3日,天還沒亮,含有該廠生產的農藥成分的毒云籠罩了全城,
當時市民們仍在睡夢中。人們從朦朧中被毒氣熏醒,頭重腳輕,
四肢無力,而且得不到任何幫助,約1萬人躺在了博帕爾市的大街上,
再也沒有起來,另外10萬人不同程度地中毒。
后來該公司宣布造成這一事故的原因時說,
在甲烷儲存罐中錯誤地倒進了100公升水,水使甲烷的溫度升到攝氏200度。
然而,儲存罐中的冷卻系統和一旦毒氣外泄時所使用的中和系統均未發生作用,于是,壓力擠開了儲存罐的閥門,毒氣飄散


魁北克大橋,1907年。
這座大橋本該是美國著名設計師特奧多羅·庫帕的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不朽杰作。
庫帕曾稱他的設計是“最佳、最省的”。可惜,它沒有架成。
庫帕自我陶醉于他的設計,而忘乎所以地把大橋的長度
由原來的500米加到600米,以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橋。
橋的建設速度很快,施工組織也很完善。
正當投資修建這座大橋的人士開始考慮如何為大橋剪彩時,
人們忽然聽到一陣震耳欲聾的巨響——大橋的整個金屬結構垮了:
19000噸鋼材和86名建橋工人落入水中,只有11人生還。
由于庫帕的過份自信而忽略了對橋梁重量的精確計算,導致了一場悲劇


《泰坦尼克號》,1912年。
泰坦尼克號是英國豪華的定期客輪,有11層樓高、相當于3個足球場長,
是當時海上最大、最豪華的巨輪。船底有雙層底,分成16個水密艙,
被認為是“永不會沉沒之船”。在1912年4月14日午夜,
該船以41公里的時速行駛在紐芬蘭大淺灘南150公里處。
據認為船長沒有考慮到正在靠近的危險而船速過快,
船與46000噸重的巨大浮冰相撞,導致5個水密艙破裂而全船沉沒,
1513人喪生。泰坦尼克船上有2224人,救生艇只能容納1178人。


興登堡氣球,1937年。
該氣球約300米長,是當時升向天空的最大球體,由德國人操縱,
球內裝有30萬立方米氫氣。當氣球正在接近拴氣球的柱子時,
突然發生了爆炸,氣球頓時變成一個巨大的火把。令人難以置信的是,
剛剛乘這個氣球邀游天空的97名乘客中竟有61人死里逃生。
調查結果表明,氫氣球降落時,其中一個氫氣墊可能破裂,
隨后由電火花或空中釋放的電點燃了從裂縫中漏出的氫氣。


“長尾鯊”號核潛艇,1963年。
它作為美國同級核動力攻擊型潛艇中的第一艘,于1960年7月9日下水。
1963年4月10日,它在距好望角408公里處作下潛300米的潛水試驗時,
神秘地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奪走了艇上129名船員的生命,
造成潛艇史上一次最大的悲劇。事故原因始終未查出,
但有證據表明系材料故障。


維昂特壩,1963年。
橫亙于意大利維昂特河上的混凝土拱壩,位于兩座陡峭的山坡之間,
高858英尺,頂長625英尺。1963年10月9日,
貝盧諾附近的一股水流自維昂特大壩上100米高處直瀉而下,
在僅僅几秒鍾內就淹沒了山谷內的5個村庄,4000人喪生。
令人奇怪的是,翌日清晨,大壩與水庫如常,安然無恙。
後來進行的調查表明,由于連續4周的降雨,沒過了大壩邊上的山坡,
將1.5億噸的泥石自山坡滑入長7公里、深300米的水庫中,
使等量的水從庫中排出,這些水又席卷了它在山谷中遇到的一切。
而大壩的設計者都忽略了這一危險,
沒有制訂持續檢查山坡狀況及其加固的措施。


DC-10飛機失事,1974年。
1974年3月3日,土耳其航空公司的一架美制DC-10客機
從法國首都巴黎附近的奧利機場起飛。
飛機載著335名旅客、11名機組人員和大量行李升入4000米高空,
飛往英國的倫敦。8分鍾之后,一聲爆炸毀滅了這個龐然大物及全部機上人員,造成當時最大的空難。
調查表明,飛機行李艙的艙門設計有誤。

賓夕法尼亞反應堆事故,1979年。
1979年3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哈里斯堡核反應堆發生一起事故,
由于迅速及時地采取措施,完美地排除了即將發生的一場悲劇。
這一事故使人們在核安全系統方面進行了一些修改,
即不僅配備活性物質,還要配備純性物質,確保安全

堪薩斯城飯店倒塌,1981年。
1978年冬,美國霍華德市中心大廳因大雪壓頂而倒塌,
值得慶幸的是廳內空無一人。然而,1981年7月17日堪薩斯城飯店
發生的一次類似事件卻沒有那麼幸運。 該飯店的玻璃大廳內聚集著1500人,
夜總會即將結束。大廳上方的4層涼台上都站滿了人。
突然間,一聲巨響,涼台的橫梁倒塌,掉到了充滿歌樂聲的大廳中,
造成113人死亡,200人受重傷。這一慘案的結論是:
空中通道和涼台的構造設計有缺陷,從牆壁至立柱間的空中距離過長。

自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大爆炸以來﹐時間已經過去了16年。該次大爆炸造成歐洲30多萬人受放射性傷害死去。在引起熱能爆炸的第四 核反應堆裡﹐共有180多噸濃縮鈾存在﹐在第四反應堆發生熱能爆炸後那種極端的環境中﹐不發生核爆炸的幾率微乎其微﹐到底是什麼因素挽救了人類﹐阻止了核 爆炸發生﹖《真理報》經過對當年爆炸目擊者的大量採訪﹐日前宣稱﹐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大爆炸期間﹐許多人目睹一個飛碟懸浮在核電站的上空﹐是外星人阻止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核爆炸﹗
工作失誤造成熱能爆炸
據報導﹐發生這起核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核電站工作人員在進行一項實驗時﹐相互之間沒有溝通好。當時﹐工作人員打算 對第四核反應堆進行一次檢修﹐在將該反應堆關閉時﹐核工廠管理部門決定做一個實驗﹐研究當反應堆關閉、蒸氣不再向渦輪發電機傳送能量時﹐渦輪的慣性旋轉能 否產生新的電能。然而﹐基輔能量公司並不清楚這個實驗﹐一名能量公司官員命令反應堆工作組立刻啟動第四核反應堆。而此時尚不知情的渦輪發電機工作組卻已經 關閉了渦輪機。反應堆產生的蒸汽是供給渦輪機的﹐在關掉渦輪機時﹐一般自動保護系統會自動關掉反應推。但是﹐渦輪發電機工作組在做該實驗之前已先切斷了自 動保護系統。這樣反應堆不斷工作產生蒸汽﹐卻沒有宣泄的出口﹐引發了熱能爆炸。
核電站上空驚現飛碟﹖
《真理報》記者通過對當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大爆炸現場幸存者和附近居民的採訪﹐了解到了另一個讓人瞠目結舌、不為專家們所知的說法———在當年的爆炸現場﹐許多當地居民看到了一艘類似飛碟的太空船盤旋在第四核反應堆的上空達6小時之久﹐目擊者多達數百人。
救援人員之一米克海•瓦里斯基對記者道﹕“爆炸發生後﹐我和我的救援小組成員們立即趕到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那時還是凌晨﹐我們驚訝地看到一個巨大的紅色 火球狀的東西慢慢地懸浮在核電站上空中﹐它的直徑有6到8米寬。該物體飛到離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上空300米處﹐接著我們看到兩道深紅色的光從該物體中垂直 射向第四反應堆﹐3分鐘後﹐深紅色光芒突然內斂﹐該物體快速向西北方向逸去。”目擊者們認為﹐正是該飛碟通過一種不為人類所知的方法減弱了極端狀態下濃縮 鈾的不穩定性﹐阻止了核爆炸的發生。
外星人更關心地球環境﹖
1989年9月16日﹐第四核反應堆再次泄漏﹐大量核放射物進入大氣層。幾小時後﹐當地醫生格斯皮娜再次看到一個不明飛行物出現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上 空。格斯皮娜對記者稱﹐該飛行物的整體顏色呈琥珀色﹐她能清楚地看清它的頂部和底部的窗口。1990年10月﹐《切爾諾貝利回聲報》刊登了一篇新聞和一幅 照片﹐一位名叫那夫蘭的攝影師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建築裡拍照﹐除了拍下了建築裡面巨大的機器﹐他還拍下了第四反應堆所在建築的屋頂﹐包括上面一個巨大的 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