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美白大作戰
防曬教戰守策大曝光
台灣地處於亞熱帶,尤其是南台灣,幾乎一年四季都是陽光普照的好天氣。適度的日曬雖然可以把皮膚曬成自然健康的小麥色,並幫助體內製造維生素D,預防疾病、促進鈣質代謝、幫助骨骼成長。但如果過度的曝曬則會使皮膚乾燥,皺紋增多、皮膚變黑、產生黑斑、雀斑等,更有可能產生皮膚炎,情況嚴重時會引起皮膚癌,甚至讓眼部罹患日光傷害性網膜炎及白內障等病變。因此炎炎夏日學習如何防曬不僅是為了愛美,更是保持皮膚健康的不二法門。
在介紹如何防曬之前,應該先了解何謂紫外線。紫外線是指陽光中波長200至400nm的光線,可依波長的長短細分為UVA、UVB、UVC,UVA為長波紫外線(波長320~340μm)。它能射入皮膚的真皮層,是肌膚產生皺紋、老化、鬆弛的最主要原因。吸收過多UVA的皮膚會直接變成棕色或曬黑,但不至於曬傷,其作用較UVB、UVC微弱。UVB為中波紫外線(波長290~320μm),強度為UVA的1,000倍,其作用較為強烈,是引起皮膚曬傷、曬黑、肌膚乾燥、缺水、角質層增厚的主要元兇,也是皮膚紅腫熱痛的罪魁禍首。UVC為短波紫外線(波長200~290μm)。UVC經過臭氧層時已被吸收,因此不會到達地球表面,較不會侵害人體肌膚。但由於臭氧層日漸被破壞且稀薄,使得UVC對人體的威脅日益增高。
除了季節外,紫外線強度也會隨著時刻、緯度、海拔、臭氧層、雲層、地表反射能力等因素而變化,所以正確的來說,不僅夏天艷陽高照時要防曬,只要是會大量接觸到紫外線的狀況下都該防曬。
我們身體的臉部和頭部是最容易受UVA/UVB傷害的部位。臉部是UVA/UVB主要集中的部位,若長年曝曬在紫外線下,不論季節、晴天或雨天,臉部都是首當其衝的部位,所以最容易受到傷害。臉部肌膚也是人體第一個出現細紋、皺紋及提前老化的部位,主要是因為臉部的脂肪較身體其他部位少的緣故,像鼻子、嘴唇、臉頰和耳朵等沒有脂肪的部位都很容易曬傷,因此除了擦拭防曬用品外,也應該準備帽子、遮陽傘、太陽眼鏡來全面保護自己的臉部與頭部。
一般來說,優良的防曬用品需具備以下三個基本要件:
1.配方要適合各種膚質,酸鹼值適中、保濕度夠、不油膩。
2.產品包裝需清楚標示所含的化學成分。
3.需標示其防曬係數(SPF),最好能同時防禦UVA及UVB。
何謂SPF?SPF的全文是Sun Protection Factor,即是「防曬係數」,是1956年德國的Schulze提出,在1978年美國正式採納為防曬品的效能標示而廣為人知。其實SPF所代表的是防曬油延緩皮膚曬紅的能力,其作用原理是透過其分子所具有之化學鍵,吸收紫外線,而後轉換為熱能或可見光,而在這轉換過程中,多數防曬成分並沒有真正被破壞。因此防曬油的作用,在吸收而過濾紫外線,像是一種紫外線過濾器用以遮斷強力紫外線。通常SPF8可以抵禦86%的UVB,SPF15可以抵禦93%的UVB。為了有效地選擇防曬品,您必須了解SPF值與皮膚所能承受陽光照射時間之間的關係。
以一般人停留在陽光下不會曬傷的15~20分鐘為基準,SPF8代表塗抹此防曬品後,引起皮膚曬紅曬傷的時間可延長8倍,亦即可以保護皮膚在160分鐘內(20×8)不會曬傷;SPF15則表示可以延長15倍。因此如果是塗抹SPF係數較低的防曬品,其保護肌膚的時間較短,若沒有持續塗抹,就無法達到防止曬黑的效果。此外,防曬品也會因泡水、摩擦、流汗而流失,一般而言,在一定時間內需再次塗抹以維持效果。
談到這,可能會有人覺得為了避免麻煩,直接選購SPF係數最高的產品來使用較為方便事實上,若你不是長時間處於陽光下工作,而是大部分坐在辦公室的人,SPF15就足夠了,否則擦了高係數的防曬乳只會增加肌膚的負擔,而且價格也較為昂貴。
除了使用防曬用品外,學習選擇防曬效果較好的服裝,也是一種方式。據英國輻射防護委員會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防曬作用最差的是淺黃色的棉織品,其防曬係數僅為7,浸濕後防曬效果下降到4。此外,米色棉織品的防曬係數為9,白色棉織品的防曬係數雖然可達33~57,但用這種材料製成的服裝,仍然有可能使敏感性皮膚的人被曬傷。有鑒於此,科學家們建議人們在紫外線輻射相對強烈的夏季,外出時應改變以往愛穿淺色服裝的習慣,多穿深色的化纖織物服裝。
炎炎夏日,唯有做好防曬的功夫,才能保有一身美麗、白皙、健康的皮膚。
防曬小秘訣
◎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之間外出
◎水會吸收紫外線,在游泳完畢後需立即擦乾身體,以避免曬黑。
◎臉部雙頰易長斑的人,請使用太陽眼鏡遮陽。
◎外出時盡可能戴帽,撐陽傘、戴太陽眼鏡、穿長袖襯衫及長褲以保護肌膚。
◎多吃高蛋白及維生素B的食物,可以提高對陽光的抵抗力。
◎維他命C可以修護曬傷後的肌膚,亦可防止黑色素、黑斑的產生。
◎注意氣象報告中紫外線指數預報。
(本文摘錄自統一健康世界會員誌第62期,2005年七月號)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