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其他] 寒露養生

simon81620 發表於: 2015-10-19 14:02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寒露養生
1-121019113433293.jpg
寒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通緯‧孝經援神契》:「秋分後十五日,斗指辛,為寒露。言露冷寒而將欲凝結也。」此時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潔白晶瑩的露水快要凝結成霜了,且帶寒意,故名。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北方冷空氣勢力逐漸增強,氣候變化極快,遇到寒潮侵襲,會突然變冷,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有些地方開始出現霜凍。除全年飛雪的青藏高原外,東北和新疆北部地區一般已開始降雪。

在江南一帶寒潮前鋒一過,就驟然降溫,所以當地民間流傳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諺語。在我們南方正是秋高氣爽之時,但這節氣是在中秋節剛過兩日,廣東民間亦有「中秋過後夜夜涼」的民諺。此節氣開始了早晚稍涼而中午氣溫較高的乾爽天氣,但有時因寒流南下出現一些陰雨天,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

這期間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自古秋為金秋,肺在五行中屬金,故肺氣與金秋之氣相應,「金秋之時,燥氣當令」,此時燥邪之氣易侵犯人體而耗傷肺之陰精,如果調養不當,人體會出現咽乾、鼻燥、皮膚乾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癥狀。
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另外,中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復發、哮喘病復發、肺炎等疾病也嚴重地威脅著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據統計,老慢支病人感冒後90%以上會導致急性發作,因此要采取綜合措施,積極預防感冒。在這多事之秋的寒露節氣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對身體的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所以,暮秋時節的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以滋陰潤燥(肺)為宜。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乾口燥等癥。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潤燥。」此時,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粥,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可適當選用。此外還應重視塗擦護膚霜等以保護皮膚,防止乾裂。
在情志方面,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易使人頓生淒涼傷感之情。此時如能攜親伴友,尋覓佳處登高,實為舒心良方。當遠望那一派深秋景象,白雲紅葉,淺霜若銀,蒼山如黛,令人心曠神怡,胸懷高遠。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親愛的朋友們,順應時令,道法自然,修養身心,人生的旅途,必將滿載收穫與喜悅!

*********************************************************************************************************************************寒露後氣溫不斷下降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問題要注意,所以養生重點為足部的保健應注意足部保暖,諺語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經絡足部共六條經絡與全身臟腑有密切關係,增強臟腑功能,強化體質。

今天寒露起就不要再吃生冷的食物,會傷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