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14歲醫科班!菁英補習 教育界搖頭

Kelly 發表於: 2011-7-01 15:08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教改推動10多年之後,補習風潮反而越吹越盛,市面上甚至出現了全國首創,針對國中生所開設的醫科班,補習班業者鎖定全國考試排序前1%的國二學生,幾乎都是班上前一、二名,把他們集合起來上課,從國三就開始上高中課程,強調進度超前,為未來醫科做準備;問題是連高中都還沒唸,13、14歲的少年已經早熟到清楚知道自己的志向,或者根本是聽命於家長的安排呢?【教育敲警鐘】專題報導,今天就要從家長的角度提出反思,替自己孩子的職場生涯做決定,究竟是好是壞?

 

「國中醫科班」的現象,讓專家語重心長地說家長放手吧,只以學業的菁英教育做目標,很可能限縮小孩其他天份。

 

補習班老師:「沒問題,開始考試。」

 

醫學系大七學生才披白袍,14歲八年級學生已經就戰鬥位置,醫科班提前了整整11年,而且還先篩選。補習班主任:「我們要找的人就那1%,就是PR值99。」

 

補習班找尋菁英中的菁英,醫科班初期目標,先讓學生考進建中北一的資優班,國三念高一數理,高一預修高二數理,以此類推,系統式教學如同作戰。補習班主任:「我們認為優秀來自於超前,而且我們不認為太早,我們甚至還認為太晚。」

 

從國三到高三,4年補習班像趕火車,偷吃步,台下積極替小孩做決定的家長,某種程度,以孩子能進醫科班為榮。家長:「他(孩子)八年級有次複習考,竟然可以考到全校第一名,對啊,所以我想說…這種班(醫科班),是不是適合他?」

 

建中輔導主任謝月英:「一個國二的學生,在這樣的年齡,就是這麼清楚自己的能力跟興趣,和未來生涯規劃和志向的,就我們的了解是不多。」

 

在數字上競逐,特定科目上鑽研,卻有人提出警訊。嚴長壽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家長不是一窩蜂,去強迫他小孩學習他不喜歡的東西,或是家長不認真觀察小朋友的天賦,分數評比跟考試,摧毀很多的年輕人創意。」

 

「三個傻瓜」片段:「爸,我不想當工程師,全世界都會笑你,記住你是個失敗者,爸,我做一名攝影師,又怎樣呢?賺得少一點、房子小一點、車小一點,但我會很快樂。」

 

電影「三個傻瓜」,描述印度父親從小高壓教育,孩子長大只有一條路,當工程師,父親轉個念頭,學會放手,成全兒子夢想成為攝影師,電影的HAPPY ENDING,提供現實世界省思,父母常放心裡,也常掛嘴邊的「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善意恐怕變成枷鎖,或許應該再想想。

 

最新回復

wisdomleo at 2011-7-06 17:32:18
多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