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解開身心症之謎

simon81620 發表於: 2011-4-06 09:19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王建民醫師〈新竹東元綜合醫院精神科主任〉 身心症的心理、社會方面的症狀如下:病患表面上害怕失去控制、害怕失去器官的功能,但是內心則相反,希望用身體器官來表達某些禁止的衝動。他們害怕良心的譴責,因此把衝動表達在一些習慣或真實情境中。病患採用否認、相信神奇、全能感、完美、需要控制、轉移衝突、矛盾、自虐、病態的理想化等不成熟或神經質的心理防衛機轉來處理生活壓力。

  病患的家庭狀況可能有下列情形:他的父母親可能有完美傾向、過度的道德感。他們的家庭氣氛可能是壓抑情感、不允許情緒發洩與責罵等言語攻擊方式表達。他們的家人常在未充分考慮之下的做決定,並對生活瑣事過度控制、不喜歡意外驚喜、不准開玩笑。居家生活以理智討論和學術研讀為主。他們的父母親潛意識下選擇一個小孩產生身心症,所以並非每個小孩都有這種問題。此外,身心症症狀器官的選擇與父母(特別是母親)潛意的衝突有關。

  身心症除了一般內外科治療外,精神治療也是改善病情的必須途徑。對身心症的精神治療原則如下:
1.內、外科與精神科合作,擬定治療計畫。
2.緊急或病情嚴重時才住院。
3.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能突然解除病患的症狀。因為症狀對病患有某種心理功能,突然解除症狀可能造成病患心理失去平衡,造成更大的問題(例如心理身體症狀、甚至心理崩潰等)。
4.精神藥物主要用於改善睡眠與穩定情緒。
5.處理家庭與社會問題,探討病患的壓力來源,並協助他解除這些壓力。

  妥善處理下列病人的行為問題:
1.一方面依賴,一方面操縱,又想得到特別的照顧:精神治療醫師可以採用關心、鼓勵、平靜、堅定、現實的反應等方式,逐漸讓病人了解自己的問題所在。

2.慢慢轉移主要議題到次要議題:一面維持病人的控制感、一面轉移到可以處理的地方。

3.爭奪控制、既害怕又渴望被控制:讓病患了解我們的治療目標在協助而非控制。

4.良心譴責、嚴格批評自己和別人:採取不批評病人的態度或行為,並防止病人自我傷害。

5.病患言語攻擊和敵意的態度:以容忍的態度吸收病人的言語攻擊,不覺得受威脅,千萬不要報復,慢慢讓病人知道他的行為。

  許多病患長期承受身心症的折磨,一般內外科治療效果有限,造成這些病患極大的痛苦。現代精神醫療已經發展出很多有效的專業技術,可以改善身心症病患的症狀,是這些病患的一大福音。

﹝資料來源:春暉醫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