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台灣博世2013年致力改善營業表現

shareonce 發表於: 2013-6-03 08:36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全球科技及服務的領導廠商BOSCH集團,於2012年在台灣創造了34億台幣(約8千400萬歐元)的營業額,雖然相較於2011年減少約有9.2%的幅度,但台灣博世執行董事白邦德(Bernd Barkey)表示,這是在過去累積了數年的高成長之後的,在2012年的營業額受到台灣及全球經濟的高度不確定性影響而被抑制,在巨大經濟風險的持續影響下,我們的目標仍是改善目前的營業表現,儘管過去兩年的經濟情況不穩定,但台灣博世仍舊持續繼續投資研發及擴編員工陣容與發展。


台灣博世執行董事白邦德(Bernd Barkey)回答在場媒體的詢問。

目前BOSCH在台灣共有四個事業體,包括以原廠汽車零件、汽車零件售後服務、安防、電動工具等科技零組件為主的「台灣羅伯特博世股份有限公司」,還有以汽車售後零件生產為主要業務的「揚弘實業」,負責家電產品販售業務的「博西家電」還有以辦公室、工廠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工廠自動化為經營範疇的「博世力士樂有限公司」


BOSCH Car Service預計在2013年底前再增設8家,以達到全台總20家的規模水準。

而且BOSCH在台灣的營運項目也正如同四大事業體的分工一樣,具有相當多元化的經營範圍,其中在汽車科技的領域中就包含有汽車零件、機車零件、售後市場、整測設備與BOSCH專業維修站等項目。


BOSCH的雨刷相信國內的車主都相當熟悉。

對於2013年的表現,台灣BOSCH表示已經採取許多的改進措施來達到提升營收的目的,包括既有的事業群以及新成立的的事業部門,以加強在國內市場的經營;例如2012年BOSCH汽車科技事業群的汽車原廠零件銷售部門,首次在台提供150c.c.機車專用的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後,今年將再進一步發表更先進的電動機車動利科技,持續為台灣車輛提供安全、低碳的解決方案。


BOSCH的引擎噴射系統監理電腦。

同時為提供最即時的服務,汽車零件售後服務市場部門已於2013年初在桃園設立倉庫,以達到立即反應需求、減少無謂等待時間的即時供應物流作業;而且BOSCH積極推廣、能夠提供各車型廣泛診斷及維修服務的博世汽車維修服務站(BOSCH Car Service;BCS),預計在2013年底前再增設8家,以達到全台總20家的規模水準,目前台灣博世的相關部門已經大幅擴充人力,目前規劃將在2015年進一步擴充至50個據點。



此外,由BOSCH汽車件售後服務市場部門所併購的台灣揚弘集團(Unipoint),也在去年12月慶祝加入台灣博世一周年紀念,在2013年揚弘也將致利於營業額的成長,藉由具備全球最大啟動馬達、雨刷、車用冷氣的生產能量優勢,提供中價位市場更先進的產品。


車距雷達。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博世對於新科技的導入始終抱持不遺餘力的態度,在去年甚至透過四大事業體之一的「博世力士樂」,為嘉義市環保局的垃圾車上,安裝了煞車能源再生制動系統(HRB;Hydrostatic Regenerated Braking),最高可節省25%的能源消耗,而這也是BOSCH首次在亞洲地區中使用此一技術的範例。


BOSCH為嘉義市環保局的垃圾車安裝了煞車能源再生制動系統,最高可節省25%的能源消耗。

而除了說明台灣地區的經營目標之外,台灣博世執行董事白邦德也進一步說明了BOSCH在全球地區的經營情況與展望,其中汽車科技的領域已佔BOSCH近6成的營收,同時也保持著2.1%的穩定成長,儘管推估2013年全球經濟的GDP因為歐洲地區的停滯而僅微幅成長2.7%,全球汽車生產僅有3%的增長,但是BOSCH仍然願意在2012年投入高達48億歐元、佔營收的9.1%的資金作為前期研發,以確保BOSCH在汽車相關科技應用的領先地位。


隨著科技的進步,汽車電子零件的使用也愈來愈普遍。

台灣博世執行董事白邦德強調網路連結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角色,根據統計,在1995年上網人口僅佔全由57億人口的0.7%,但在事隔20年後,上網的人口已佔全球73億人口的75%,包闊傳統的桌上電腦、筆記型電腦、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路電視、伺服器、甚至是可以聯網的汽車等等,都大幅度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形態以及科技的應用,而BOSCH每年生產多達5億個微機電感測器,也正在網際網路的世界中提供人類生活的各種不同的機能與服務。


白邦德對於2013年的營運具有十足信心。

對於汽車產業的未來發展,BOSCH將以〝無人駕駛〞作為最終的發展目標,當前已投入超過5000名的工程師來發展此一領域的先進科技,包括自動停車輔助、緊急煞車輔助以及車道偏離警示等等系統,BOSCH的工程師都已經發展出相當健全的解決方案,而這些科技產品的應用,也同時為BOSCH帶來超過50以歐元的營收與10%的年成長幅度。


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具備雛形,但未來若進一步實用化、還將考驗著消費者的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