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如處子,動如脫兔」,可以用來描述台北榮民總醫院教研部醫研科主任郭正典的養生哲學。當他身體不舒服時,打幾趟太極拳,不適症狀即不藥而癒;每周末他也踢足球,保持身心活力。
郭正典是呼吸治療科醫師,學西醫的他,卻和中國的國粹──太極拳結緣。
原來,十多年前郭正典被診斷出有甲狀腺機能亢進,同時出現口乾舌燥、一直想喝水、想尿卻又尿不出來等不適症狀。「那時人很不舒服,只有全身按摩、多走路及側躺三種方法,可以減緩不適。」
但他發現,走路一走就得走好遠才行,而累了就走不回來,且風吹雨打也不方便出門,因此有人建議他,不如去打拳,隨處都可運動。此時剛好聽朋友說,醫院附近有一位太極拳老師教人打拳,他就跑去開始學。
郭正典說到打太極拳的感覺,「一開始打拳,會感覺全身骨頭喀喀作響,肌肉逐漸鬆開。打到後來順手時,凝神出掌感覺身體很柔軟,似乎可從手指尖發出一股氣流,好像我已會氣功似的。此時如果對面站著一個人,可能會被我打倒。」
時間比較充裕時,郭正典會打楊式太極拳四十式數遍,需時二、三十分鐘;時間不夠時就打一兩遍。他說,太極拳可讓人心神安寧、呼吸自然,打拳動作呈圓形,適合人身關節結構,合乎力學原理。
為了從西醫的實證醫學求證,郭正典還和學生呂萬安一起找打拳者做研究,測量打拳後的心跳、血壓等指數。他們發現打太極拳能明顯增進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活性。這項發現還分別登在「體育及運動的醫學與科學」(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及「美洲中國醫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上。
開始踢足球的因緣,則是有一次郭正典看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時,「各國隊員在綠草如茵、陽光和煦的球場上跑來跑去,在踢球進門的那一剎那,充滿了力與美!」但台灣運動員踢不進世界杯足球賽,讓他興起籌組「北榮足球社」的念頭,並於去年在台北榮總成立。
足球社的成員包括醫師及家屬,郭正典也廣邀醫院附近居民參加,後來還有內湖火焰足球隊加入他們。從隊徽到足球都有專屬設計,現在,北榮足球社已是一支有卅多名大人和十四名小朋友的隊伍。
郭正典每天夜裡十二點多才能睡,早上六點半起床,以前人看起來好像眼皮沉重,自從踢足球後,朋友都說他,人變得有活力,不會老是睡眠不足的樣子。
踢足球體力消耗大,適合上了年紀的人嗎?「隊裡我年紀最大,53歲,自封為『白髮守門員』。」郭正典說,年紀大的人想踢球,最好先詢問醫師,真上場了,太喘時,就慢慢跑,不逞強,享受一下陽光綠地,畢竟,人類自古以來就是在草地上活動,足球是一個好運動。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