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滄浪詩話滄浪情

shareonce 發表於: 2011-9-07 10:39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滄浪詩話滄浪情

    湛藍之罪

    踏過那座小石橋,我便覺得恍如隔世了。

    大片的新綠撲面而來,上有古木蔭蔽,下有綠草鋪塵,蓊蓊鬱郁,沁人心脾。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幅高高懸掛著的假山池沼、綠樹碧草的園林畫。我來到了具有「城市山林」之稱的滄浪亭。

    沿著迴廊,我信步來到面水軒。面水軒被一圈水圍在懷抱中,憑欄眺望,草樹郁然,崇阜廣水。當再看到進來時的那座小石橋時,我想此時此刻我真的與世隔絕了。於是,身在滄浪亭,詩話滄浪情。

    曲曲折折,沿著幽徑,踏著落葉,來到作為主廳的明道堂。門前古木參天,地面青磚上的幾片半綠半黃的樹葉隨著微風旋舞著,陽光毫不吝嗇地照著這個坐北朝南的大廳。廳內窗明几淨,屋的正中央高高的掛著題著「明道堂」幾個倉勁有力的大字的匾額,室內整齊地擺放著古色古香的紅木家具。

    一陣幽古思情從心底滑過:何謂明道?宋代蘇舜欽曾在《滄浪詩話》中寫道:「觀聽無邪,則道以明。」我想,那麼「思無邪」,也應該可以明道吧?明道難道僅需要這樣嗎?

    似懂非懂,我離開了明道堂,百轉千移,又來到了五百名賢祠。牆上掛滿了從春秋至清末和蘇州有關的儒教名勝歷代官吏的黑色石刻碑。我看到了蘇東坡和范仲淹。

    彷彿,東坡釃酒臨江,橫槊賦詩。曾經,大江東去,浪也淘盡,千古人物,任然風流;或許,回首望去,蕭瑟之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嵐,平生任他,一蓑煙雨;最終,依然執著,一彎新月,寂寞沙洲,冷清肅殺,寒枝揀盡,始終不歸。

    是啊,東坡曾身繫眉州父老的期望,心念海南黔黎的囑託,帶著文章太守的英氣,走西江北疆南疆,歷黃州惠州儋州。儘管孤獨無奈,可他仍能執著灑脫。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入世,則積極進取,為天下蒼生百姓謀福,所以,他會「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出世,則曠達灑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卻唱出了「明月高樓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的心靈隱語。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汀蘭青青,憂思萬古流芳……

    看著這些早與泥土融為一體的先賢們,我不禁感慨:誰能在時間中屹立不倒呢?世事喧囂,人生寂寞。在平凡與超拔之間,信仰與自由之間,入世和出世之間,他們一生跌宕,甘心輾轉,以追求最佳的境界。

    沿著迴廊,漫無思緒地來到仰止亭,不禁油然而生出對先哲們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情愫。仰止亭的兩楹上刻著一副對聯:未知明年(扌土)何處,不可一日無此君。這不正是他們人生信條的真實寫照嗎?

    接著,我又來到了看山樓,全園最高的地方。拾級而上,看到一片新綠。好大一片綠竹林,迎風搖曳,雅緻天然。落葉飄散,竹影映牆散發出清幽的水墨氣息;山石險遠,松針搖曳幻化成天然的松林山石圖。

    驀地想到「竹林七賢」中的嵇康,這個岩岩如孤松之獨立的君子,這看山樓上,不正是他「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的超然境地嗎?可是,他以一曲《廣陵散》成為絕響,使我難免嘆息!竹啊竹,「水能性淡為吾支,竹解心虛即我師」,竹向來被人們視為謙遜的君子。嵇康,為什麼你就不能低下你那高傲的頭顱呢?你完全生活在現實之中,不肯向生活做任何妥協。即使你要「非湯武而薄周禮,越名教而任自然」,難道你就不能行義如方,用智如圓嗎?

    遊覽了整個園子,最後來到了全園的中心——滄浪亭——一個四方角的極其樸素的石頭亭子。亭子中央有一張石桌以及四張磨得黑黝黝的石凳,亭子的兩根柱子上還有著「清風明月本無價,近山遠水皆看情」的一副對聯。而我,「踏盡園林人未老,滄浪詩話滄浪情」——不管是「觀聽無邪」亦或「思無邪」,不能僅僅為了「明道」亦或其他種種而放棄自我。而嵇康又太自我了,誰能像他那樣生活在真空中然後又說著「我很幸福」呢?還是更加欣賞蘇東坡和范仲淹,入世中求出世之樂,出世中得入世之利,逞才如動,遂意如靜。

    再次踏過那座小石橋,我的心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