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食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明明不餓,或者已經飽了,為什麼有時候還是嘴饞想吃?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有七個因素會刺激人對食物的慾望,讓你在不知不覺間吃下過多的食物,也往往讓腰圍易放難收。
1是時間。
經過習慣的養成,我們的身體已被制約成每天到了一定時間就會想吃早餐、中餐和晚餐。「到了中午肚子就餓,原因之一是你一輩子都是在這個時候吃飯。」
2是視覺。
人看到他喜歡的食物和他不喜歡的食物的腦波模式截然不同。席利說,身體對即將入口的食物會產生預期,在看到喜歡的食物時會流口水。所以在減肥期間,最好別看美食節目。
3是變化。
即使飽餐一頓之後,一見甜點,往往味口又來了,因為對甜食的慾望還沒滿足。有時只要在沙拉中加點水果,就可滿足身體對糖分的渴望。而不同顏色的巧克力(例如MM),會比單一顏色的巧克力讓人吃更多,因此食物愈多樣,愈容易使你吃過量。
4是嗅覺。
嗅覺是身體意識到食物在望的主要途徑之一。一旦嗅覺被挑起,就會促進胰島素分泌,導致飢餓感,「光是嗅覺和視覺就能使胃口大開」。
5是酒精。
喝酒能否刺激食慾還未經科學證實,但攝取太多酒精會損害判斷力,導致我們吃太多。大多數節食的人都表示,如果邊吃飯邊喝酒,比較難節制食慾。
6是氣溫。
天氣越冷,吃得越多,所以餐廳常把冷氣開得很強。快到吃飯時身體新陳代謝下降,吃東西會使身體發熱。
7是精製碳水化合物。
如果你有一餐是以精製碳水化合物(例如麵食)為主,吃完幾小時後可能又會覺得飢餓。碳水化合物會使血糖降低,一旦血糖往下降,身體又會對食物產生興趣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