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不到1年之內,接二連三爆發混油、餿水油和飼料油等油安事件,國人不禁疑問「不知道還有什麼油可吃?」。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教授韓柏檉表示,要吃出健康,選對食用油是第一步,可區分為「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兩大類,可以一比二的比例作為食用油配置,避免過去「一桶油用透透」的習慣。
▲為家人健康「加油」 勿「一桶油用透透」(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飽和脂肪酸的滑潤度佳、口感不錯,但吃多了對健康不好,包含飽和脂肪酸的油為豬油、牛油、椰子油及棕櫚油等。根據臨床研究顯示,比較1克豬油和植物油,豬油在體內的膽固醇量是植物油的2倍,若常食用豬油,罹患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高尿酸及高膽固醇等「五高」的風險,比食用植物油更高。不過,韓柏檉指出,但不表示不能吃豬油,可依烹煮型態來分配,例如要高溫且長時間來煎煮或油炸食物,就應選擇豬油、牛油、椰子油或棕櫚油等,安定性較高且不易氧化變質的油品。
不飽和脂肪酸油脂則區分為單元及多元。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油脂含有omega 9,有助於降低形成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有利健康,含量較高的是橄欖油和苦茶油。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油脂則含有omega 3 及omega 6,有抗發炎、抗憂鬱、抗老人癡呆,甚至抗癌的效果,亞麻子油、菜籽油、大豆油、紅花子油、葵花油及核桃仁油,以及魚油中的EPA及DHA也帶有這些成分。
韓柏檉建議,過去主婦常是「一桶油用透透」,為了健康著想,可多準備不同類別食用油,依情況使用。食用油最均衡的比例為一比二,指的是一份飽和脂肪酸食用油,搭配兩份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另外,油品最好當次或當日使用完畢,避免新舊油混用,若顏色變深,應立刻換油。
在台灣這件事情變得好奢侈~甚麼東西才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