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病毒可藉由中醫的藥膳、茶飲,達到緩解腸病毒等不適症狀?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主任陳柏全說,腸病毒在中醫屬於濕、熱症型,在治療上以清熱化濕中藥為主,同時利用截斷療法,依病程不同而提前用藥。
腸病毒感染多發生於10歲以下的孩童,尤其是以5歲以下的小兒為主,患者被感染後,症狀輕微,甚至無任何不適,只有少部份的被感染者在3~5天的潛伏期之後會開始出現發燒、出疹、及口腔粘膜的潰瘍症狀。
腸病毒包含疱疹性咽唊炎及手足口病,一般疱疹性咽唊炎的主要症狀,為發燒及口腔粘膜潰瘍,由於潰瘍主要分佈在口咽部,因此劇痛的潰瘍容易使得孩童不敢吃東西,甚至連口水都不敢吞而導致口水直流。初發病的前2~3天,病患雖然很痛苦,但病情通常會在3~7天內結束,且大多數的患者不會留下後遺症。
陳柏全表示,中醫認為在疾病初期或輕症多以銀翹散加減方治療,疾病中期或中度症狀則以普濟消毒飲、甘露消毒丹加減方治療為主,若屬重度患者,出現嗜睡、持續嘔吐、發燒、煩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狀,除西醫支持療法外,中醫也可用藥浴達到緩解。
緩解發燒及全身痠痛,則可服用地瓜葛根湯;若接觸腸病毒患者,懷疑有感染之虞,可使用板藍根4錢、金銀花4錢、烏梅2錢、生甘草2錢加水煎煮淡淡茶水當開水喝,大約服用兩天即可,是個不錯的預防茶飲。
預防腸病毒最好的方法還是勤洗手,陳柏全指出,中藥的普濟消毒飲、柴葛解肌湯、涼膈散、甘露飲也有抑制腸病毒效果,尤其是普濟消毒飲在臨床研究上可將超過八成輕中度腸病毒患者的病程縮短至2~3天,和一般腸病毒病童平均病程七天相較,有明顯效果。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