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的年菜和元寶、元宵的湯圓、端午的粽子,還有平日的點心和小菜,讓東門市場口的興記,平日生意興隆,傳統節慶更排滿人潮,晚來就買不到。他的手工水餃令原籍山東的貴婦女星林青霞魂縈夢牽,他的港式點心也令來自廣西的美食家梁瓊白讚不絕口。
「永遠的玉女」林青霞嫁入香港豪門後,和台灣的連結愈來愈少。除了她的娘家仍在此,戶籍也在此,近年大家才發現,原來台灣令她魂縈夢牽的,還有家鄉美食。 「林青霞打包兩千顆水餃返港」的斗大標題在媒體披露後,台北市東門市場口的興記食品行倏地飆出超高人氣,前往採購的人潮、車潮,甚至讓金山南路信義路口的 交通在平日時也打結。
其實是林青霞的爸爸多年來都到興記買水餃,林青霞才會一吃就是數十年。早就習慣了的口味,讓她每次回台灣,返港前一定向興記預訂兩千顆水餃,請郭家打包裝進保麗龍箱,大約要裝個十多箱後直送飯店,以便她託運回香港分送親友。
大明星做免費宣傳,打響了這家已經有近七十年歷史的老店名聲,第二代經營者、嫁進興記郭家五十多年的郭媽媽舉手作揖,「不敢不敢,我們只是小店做做小生意啦!」
延長營業時間
生意還是做不完
話雖如此,郭媽媽的媳婦鄭裕心還是說,這五、六年來,客人突然暴增,大約就是從林青霞的新聞第一次見報開始。往年興記到了中午左右,東西賣完了就休息,晚 來的客人只能望店興嘆;這幾年為了因應許多老客人抱怨買不到東西,興記營業時間延長到下午,供應手工現做熱騰騰的包子、馬來糕等麵製點心,但常常一出爐不 消多久又賣完。每天依舊有不少客人因為來得不巧,買不到想要的,失望而歸。
婆媳二人每天在店面穿梭著招呼客人,常常忙得頭也沒空擡起,連自己的親戚來了也不知道,遑論細數有什麼名人曾來光顧。不過這兩張客人熟悉的臉孔,卻不認為自己有多辛苦,還異口同聲地表示,「我們家真正的台柱是郭爸爸!」
郭爸爸,指的是郭媽媽的先生郭禮中。一身麵食好功夫的他,其實是福建人,他的父母於民國二十年代來台後,就在東門市場附近落腳。父親是讀書人,負擔家計不易,母親於是決定做麵來補貼家用。身為長子的郭禮中從九歲開始,就跟著媽媽和麵團、做麵條,再幫著分送到附近的麵店去。
興記的手工生麵條由於吃來Q彈、帶勁,很快就有了好口碑。過了不久,連移民美國的華僑,都希望他們能賣到美國去。「後來我們就除了做溼麵供應麵店,也做乾麵賣到雜貨店,甚至外銷到紐約去,」談起最拿手的手工麵條,郭禮中靦腆的笑容中難免一絲得意,「麵,我們是真的內行。」
其實郭禮中在年少讀書時,不但因為幫著母親做生意,在東門市場是有名的孝子,還是國手級的運動員,專長是舉重。民國四十八年的全省舉重錦標賽,他在重量級 比賽中,以總磅數五七○磅,僅次於另一位香港選手,拿下亞軍,後來還代表參加世運舉重賽。不過,家中長輩告訴他,學體育畢竟前途堪虞,更何況他底下還有六 個年幼的弟妹。於是郭禮中在服完兵役後,決定放下啞鈴、拿起?麵棍,接下家裡的製麵生意。
不同的麵食,得用不同的麵粉;而不同的麵粉得用不同的方式對待,甚至依天氣的變化、溫度溼度改變,對其中的眉眉角角拿捏夠妥當,才能變化出各種不同美味。
甫退休的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成為興記的客戶,也是因為麵條。他當年在東門市場附近吃麵,驚訝麵條的口感在別處都吃不到,於是向店家問了麵是出自哪家工 廠,循線找到興記,從此成了主顧。現在,興記的商品愈來愈多樣化,也不再做麵了,他反而不喜歡,「他們的麵條真是令人懷念!」
但都市進步快速,飲食文化也不斷改變。傳統麵店愈來愈難生存,牽連了上遊的興記麵條生意。有一天,郭家一起到茶樓飲茶,看著兒子吃港式點心開心的模樣,郭禮中靈機乍現,「反正家裡麵粉都是現成的,就拿來做點心吧!」
那時是民國六十一年,為了學做點心,郭禮中到當時台北市頗負盛名的馬來亞餐廳,商請港式點心師傅傳授製作的訣竅。從生麵跨到點心,考驗不再只是和麵技巧和 勁道,還得加上廚技,郭禮中一邊做、一邊試,也一邊丟,從不滿意到還可以,再從還可以做到夠好吃,從一、兩項到四、五樣,點心功夫就這麼磨出來,新的客人 也上門了。
興記港式點心的粉絲之中,有一位是美食作家梁瓊白。令人驚訝的是,梁瓊白是廣西人,港點之於她等同家常菜,但她卻盛讚興記,「市場裡也有茶樓水準的熟食」,她常買些回家,擺盤加熱後就是簡單豐盛的下午茶,拿來招待客人也很體面。
嚴選頂級食材 再貴也要買
透早就出門 就怕材料不夠
民國七十一年,郭禮中又開發了另一項產品,現在已是興記的台柱,那就是手工水餃。興記水餃的獨到之處,在於餃子皮厚薄恰到好處的嚼勁,內餡則是選用梨山高麗菜、黑毛豬後腿肉、大溪韭菜、三星蔥等台灣最頂級的食材,當天採購、當天用完、當天售出,鮮甜度自然沒話說。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