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碩博士人口將破百萬 台灣教育何去何從?

plurk 發表於: 2009-11-09 15:32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是北宋詞人柳永科舉落第後所填的《鶴(沖)天》一詞,雖然詞意豁達,視功名為浮名,表現出對科舉的蔑視,但柳永還是一考再考,直到五十歲才中了進士,做了個屯田員外郎的小官。終其一生,飄泊潦倒,家徒四壁,功名並沒有為這位詞人帶來舒服的生活,多數時候他仍是靠填詞為生。   

 

古人熱中功名,十年寒窗的目的就希望能一舉成名,考上進士不但是窮人改善經濟生活的期望所在,也是讀書人一輩子所服膺的最高志業,無法在考場上揚眉吐氣可說是士子們一生最大的憾事。如今雖早已沒有科舉可考,但還有很多考場可以揚名立萬,過去人人拚命擠大學窄門,如今人人爭相攻讀碩、博士,那種希望透過學位提升地位的動機,與柳永那個年代,並沒有太大差別。   

 

國內大學如今一年培養出多少碩、博士?根據教育部統計,以碩士而言,一年取得學位者即高達5.4萬人,比起十年前的1.4萬人高出好幾倍,至於每年畢業的博士也高達3千多人,比起十年前每年幾百人,台灣取得博士學位的人數,近年成長也極為驚人。   

 

依內政部統計,台灣社會如今擁有碩士、博士的人數已直逼80萬,與十年前的14萬相比,整整成長了近5倍,依這種速度,最多再過四年,台灣擁有碩、博士的人數就會升逾百萬之眾,這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數字,台灣蕞爾小島,竟有一百萬個碩、博士。   

 

擁有碩、博士學位,過去在職場上確實炙手可熱,不論是職位與薪水都高人一等,但如今由於碩、博士人數眾多,供過於求,優勢不再,非僅薪資沒比大學生高出多少,甚至如果所攻讀的是領域偏冷的話,還有可能長期找不到工作。但這似乎並不妨礙大家攻讀學位的熱情,每年報考研究所全職班、在職班、學分班的人依然如過江之鯽。   

 

如今取得碩、博士既然邊際效用這麼低,何以每年還有這麼多人絡繹於途,奮戰不懈的去攻讀學位?這種心理大概就如同柳永一樣,雖然中了進士只當了屯田員外郎這種芝麻小官,生活依舊清苦,但那種從鄉試、會試、殿試一路考到天子腳下所取得的桂冠,其所象徵的榮耀,已非金錢所能衡量。   

 

由台灣碩、博士人數急速成長推計,未來這個高學歷族群的就業、失業問題將會紛至沓來,惟依我國現行就業統計的學歷分類,最多僅分到大學而已,顯然,在這個傳統的統計上多加個碩、博士分類,已是時勢所趨,不得不然,行政院主計處得儘早做好規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