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雨後「隱翅蟲」紛飛 蟲液害毀容

shareonce 發表於: 2013-2-07 09:34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清明時節雨紛紛,小美趁著雨後初晴,趕著騎車回家,突然感到臉頰一陣灼熱的刺痛感,一照後視鏡,發現臉頰已經紅腫潰爛,嚇得她當下直奔醫院,最後才知道兇手是一隻名為隱翅蟲的小蟲。

隱翅蟲(rove beetle)是一種小型昆蟲,因翅膀藏匿於腹下不易察覺而得名,牠屬於鞘翅目隱翅蟲科;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褐毒隱翅蟲,狀似白蟻,體長約0.5至1公分,寬約0.2公分,身體為橘黃色,頭、胸及尾部為鐵青色,腹部是黑黃色相間的環紋,故俗稱「青螞蟻」。

▲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是褐毒隱翅蟲。(圖/取自維基百科)

隱翅蟲的毒害並不是螫咬所致,而是因為蟲體含有刺激性毒素「隱翅蟲素」(Pederin),與肌膚接觸10至15秒就會感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

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富含隱翅蟲素),而引起皮膚病變;當不自覺地打死或夾死蟲體,便會造成毒液大量噴濺,形成皮膚紅腫潰爛,此時若患者沾到毒液的手,再碰觸到其它肌膚,毒液散佈開來則會引起廣泛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