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泰天
常有病人或家屬聽到「……胃裏面有『幽門桿菌』……」、「……必須接受殺菌的治療……」之類消息時,滿臉疑惑地詢問:「沒發燒也沒化膿啊!怎麼會感染『細菌』?」「是誰傳給我的?我會不會又把它傳給別人?」
其實不只是一般民眾,就連專精於醫學的科學家也一直到1983年才證實,在我們胃裡,這種「工業級」的酸性環境下,還真的有一種特別的細菌可以生長繁殖,還會對人體造成不利的影響,這隻獨一無二的細菌,就是「幽門桿菌」。
在台灣,約有一半的人胃裡面就有這隻細菌,且年紀越大,比例越高。幽門桿菌是從嘴巴吃進去,進而造成感染的。
剛出生的小嬰兒胃裡面,幾乎不會有這種細菌,用母乳哺育的嬰兒,這種低比例可以維持到斷奶,但會接觸奶瓶、飲用水的,感染的機會就上升了,而且就像其他「糞口傳染」的病原(A型肝炎病毒、沙門氏桿菌等),在環境衛生條件越落後的地方,感染的機會越大。
所有的幽門桿菌都會破壞胃的黏膜細胞造成胃炎,大部分感染者就出現「慢性胃炎」,與這隻細菌和平相處共度一生。但約有10%到15% 的幽門桿菌感染者會出現消化性潰瘍,主要症狀是上腹脹痛、悶痛、灼熱感(空腹尤然),這時需特別治療。通常醫師會先用「尿素呼氣試驗」或「胃鏡、胃黏膜快速尿素酵素試驗」來確定幽門桿菌的存在,確定後,就可在門診用「三合一」(三種藥物)治療一週,9成以上引起症狀的幽門桿菌可因此被清除。
即使細菌殺死了,但消化性潰瘍的症狀還要繼續用藥物治療才會改善,所以整個因為幽門桿菌造成的問題要用3到4週(其中一週用三合一治療)的時間才能解決,期間如果有併發症,治療的時間又會更久;目前三合一治療對於清除幽門桿菌的效果還不錯。
如空腹時,感覺到悶、痛、灼熱,很可能是幽門桿菌惹禍,應儘早診治。(作者為嘉義基督教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