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lkkrose 發表於: 2009-11-15 11:47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知識為生活之所需,人生在世要不斷求取新知,方不至為社會所淘汰。學問為濟世之所用,學問可以創新發明、解決問題,創造全球萬物之福祉,係不可或缺之珍寶。要如何獲取知識、研究學問呢?首先是要有心向學,次為付諸行動,闕為重要者莫過於「勤」之一字。

 

古時有兩名和尚,同時在深山古觀中修行,一名和尚天天誦經唸佛、鑽研經書佛法,夙夜匪懈,不敢稍有怠慢。另一名和尚堅信所謂的「頓悟」,天天遊山玩水、飽攬風景,欲從自然之中而得道。及至後來,何人會得道成佛?答案已顯而易見。所謂的「頓悟」係指已有豐富的知識內涵,碰巧觀察到某種現象或遇到某種情境時,豁然開朗而大徹大悟;絕非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憑想像就可獲致。求知和做學問也一樣,唯有努力勤學、痛下苦功,才能有所成就。陶淵明先生讀書:「 ...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廢寢忘食精神,使他成為千古名家。匡衡為讀書而鑿壁偷光之苦行,終於官拜漢丞相,得以將所學經世致用。蘇秦的刺股、孫敬的懸樑,都是勤學苦讀有所成而名揚天下的例證。

 

    求知既無坦途,學問既無捷徑,處在知識爆炸、資訊無窮的時代裡,要如何求新知、做學問呢?愛迪生曾說:「天才是一分天資,加上九十九分努力。」每個社會賢達、菁英楷模之士,背後或許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但一定都要靠身體力行,有恆心不間斷的努力,才會有甜美的果實。俗語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胡適也曾說:「要怎麼收穫,就先那麼栽!」,凡事不經一番寒澈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求知為學之道,首在確立目標,次為善用資源,末為與時俱進,其方法論述如下:

 

一、確定目標:隨著地球村時代的來臨,一個人終其一生也無法習得所有的知識和學問,故要先有所選擇,一旦確立之後便要努力不懈朝目標前進。所謂:「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目標不確定或經常的更動,見異思遷、書空咄咄,終至一事無成。

 

二、利用資源:現今社會已和以往不同,不是坐在桌前十年寒窗苦讀即可獲得學問。要勤於善用資源,例如勤找書籍紙本資料研讀、勤於上網找電子資料參考,勤於向人請益或一起研究討論,勤於觀察研究,此皆為可行之道,斷不可閉門造車,昧於時勢潮流。

 

三、與時俱進:時代不斷在進步,有些知識和學問可能已不適用或被新的知識學問所取代,故吾人亦當勤於求知和做學問,所謂「學無止境」就是這個道理。人的一生都是在學習,也都要學習新知,這樣生活才能過得更好。至於學問的研究也是日新月異,不斷的推陳出新,只有勤做學問才能為世人創造更大的福祉。
 

「學海無涯,唯勤是岸」,求知為學是沒有直達車,更無高速鐵路的。只能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的辛勤努力,才能獲致成果。其實不只求知為學,很多事情都是如此。邇來國軍風紀不彰,靠走後門以金錢買升將官,將來如被查出,降級拔階、聲名狼籍,有辱軍人氣節,這和抄襲論文的研究者有異曲同工之恥。故知求知無坦途、學問無捷徑、升官無後門、做事無便道,唯有不斷的努力和付出,充足自己的實力和能力,方為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