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可能會損害兒童的大腦
3歲以前麻醉與日後智力問題有關
年幼的孩童到底可不可以使用全身麻醉?最新研究指出,接觸過幾次麻醉藥物的孩子,可能會增加學習失常以及行為問題的風險,像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這篇刊載在小兒科(Pediatrics)期刊的最新研究認為,即使只注射一劑也與日後的傷害有關,但這篇研究無法證明是因為麻醉。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的Lena S. Sun醫師表示,如果孩子需要進行手術,你必須衡量所有風險和益處。
研究人員追蹤澳大利亞近3千名兒童的資料,共有321位兒童在3歲前做過需要全身麻醉的手術,有2千2百多位兒童沒接觸過這種藥物。研究人員在孩子10歲時檢測他們學習、思考、記憶、推理、以及使用語言方面的程度,醫師也會問有關行為和是否有憂鬱症或侵略行為的問題。
結果顯示,在3歲之前接受麻醉的孩子,到了10歲時比其他孩子更容易有學習障礙問題。例如,在嬰幼期接受過麻醉的孩子,使用言語表達無法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好,在解決問題方面也遭遇到較多困難。
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像是孩子這麼小就需要手術,可能是有某種會傷害大腦發育的疾病。但研究人員並不那麼認為,因為大多數是小手術,像是插耳管以幫助慢性耳部感染、疝氣修補、割包皮、切除扁桃腺、或是牙科手術。
即使考量了媽媽的教育程度、出生體重低、家庭收入等會影響大腦發育的因素後,麻醉仍然與孩子的言語困難有關。曾經麻醉過的兒童有語言障礙的機率多了一倍,特別是增加了孩子聽力以及記憶口語的困難。
另外,麻醉也讓孩子抽象推理的困難度增加了73%,且多次接受麻醉會進一步提升孩子這些問題的風險。但是研究人員並未發現麻醉和行為問題或是注意力有關。
這篇研究留下了許多未解決的重要問題。像是研究人員並未獲得孩子們的醫療記錄,無法說出使用了哪些藥物,以及手術花了多長的時間。
而且在研究期間最常用的麻醉藥物是halothane,它是一種已經停產的藥物。羅契斯特的梅約診所兒科麻醉師Randall Flick表示,因為新藥的作用方式大多相同,所以研究結果可能仍有相關。
即使是牙科手術經常使用的笑氣,也是令人擔心的。笑氣除了神經毒性之外,還有自己的問題,多數兒科麻醉師絕不使用笑氣。
Sun醫師表示,現在還不能認定是麻醉的問題,麻醉可能是這類事情的一個標誌。Flick醫師認為,這是重要的研究,但我們必須避免過度解讀。4月份的審查會議決議,目前的證據還不足以斷言,但有越來越多證據指向潛在的問題,讓人越來越難以忽略。
動物研究顯示,麻醉藥物會加速細胞死亡,讓發育中的大腦偽造重要的神經元連結。然而,人類的證據是混淆且沒有那麼直接的。
決定孩子們是否應該接受手術是很困難的,要考慮麻醉的風險。但風險是什麼呢?其實沒有一個很好的答案。俄亥俄州克里夫蘭診所的Michael Roizen醫師表示,如果孩子需要手術,現在沒有辦法避免麻醉,所以目標是盡可能減短麻醉時間。
如果只是為了小問題而手術,家長應該與醫師討論是否可以延後手術。如果是氣管或扁桃腺的問題,可以延到3歲以後的話,那就應該延。
Flick醫師表示,像是疝氣修補等手術,可以局部麻醉而不用全身麻醉。單一次、短暫的麻醉劑通常不會造成問題。
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作者: Brenda Goodman
審閱: Louise Chang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