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務市場反轉, 使用者付費時代來臨
kanglin102 發表於: 2014-1-27 11:33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對於仰賴外勞做為基層勞動力的產業或家庭社福雇主,今年以來應當感受到市場反轉的走向:開出工缺,不再容易募足人力,而且等工的時間一次比一次來得長。原因很明朗:國際勞動市場已由買方(雇主),轉為賣方(外勞),要更快招募到素質好的外勞,台灣雇主必須及早轉念,使用者付費時代已來臨。
台灣目前引進外勞的困難度,直接由挑工比例見分曉。十年前,台灣家庭類的外勞開缺一人,有五張履歷表可挑,事業單位類則有7~10人可挑,充裕的勞動力替台灣的社會與經濟貢獻良多。
然而,僅僅不到十年間,這個挑工比例大幅下滑。家庭類出現不到1:1的窘境,事業單位也好不到哪去,只有1:1~1:3。換言之,現在是外勞要挑雇主的年代,而且是國與國雇用條件的比較。台灣雇主想要聘用更優質的勞力,就必須付出更多成本。究竟國際勞務市場有多競爭呢?日前,本人前往越南考察人力市場,發現日本長年實施的「外籍研修生制度」,大宗的勞動對象已從中國大陸轉移到東南亞,尤其在越南更是明顯。
日商要聘雇當地的勞工,必須先支付勞工在越南6-12個月訓練期間的吃住費用及其他費用,一年研修期後,再到日本工作三年。而這種轉變起因之一是中國經濟崛起帶來工作機會和工資提升,讓勞工赴日工作的薪資水準失去競爭力,迫使日本必須開拓新的外國勞動力來源。
要改善台灣在國際勞務競爭力漸失的頹勢,我認為雇主唯有加碼,才有機會爭取到優質的外勞。所謂的加碼,就是承接原先由外勞負擔的支出,減少他們收入的額外扣減,目前在檯面上的直接籌碼,包括出境費用及來回機票等。
這個事實對雇主方勢必增加人事成本,但相對於缺工而無法適度安排產線人力帶來的損失,權衡之下還是應在人力面多付出一點,讓產線準點交貨,才能連動帶來營收。
再以各國製造業的外勞成本比較來看,香港和新加坡雇主均需負擔外勞返國的來回機票費用,且香港也需提供外勞住宿(最高可扣除工資的一成),以及支付勞工膳食津貼(如提供膳食,也不得扣薪)。除了雇主吸收的直接費用落差外,新加坡允許外勞可以自由轉換雇主,也是吸引外勞的有利條件,反觀台灣現行法令,臺灣雇主依法可扣除膳宿費用(平均2,287元),且對外勞轉換雇主設限重重。
面對國際勞動賣方越來越搶手,而每月薪酬又相差無幾時,額外費用能否由雇主負擔,將左右外勞的選擇意向。台灣的雇主們必須體認使用者付費已不可迴避,及早採取行動方是良策。
◎作者
康林國際總經理 李超群
台科大電機系學士.東海大學管理碩士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民經濟學博士
2011年中部地區傑出總經理.第四屆台灣100 MVP經理人
海峽兩岸教育交流促進協會理事長.明道大學董事會監察人
資料來源:經理人雜誌
[康林國際擴大服務,強力徵才]
康林國際機構是台灣知名專業外勞仲介公司,專業辦理外勞申請,引進外籍勞工。
為結合公司擴展百家店計劃,康林國際推出百龍徵才方案,邀請各路豪傑英雄加入,以進行儲備區主管養成教育,完整教育訓練,專業能力再提升!
∎專業 + 企圖心 = 百萬年薪
∎招募資訊:http://goo.gl/4X0wZ8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