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大,勞累可能誘發梅尼爾氏症。中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內科醫師王玟玲表示,門診中一名女患者發生眩暈,合併有耳鳴、嘔吐不適症狀。每當天氣溫差變化、雨天、濕冷或勞累時,發作頻率就會增加。就醫診斷為梅尼爾氏症,主要是因內耳淋巴水腫所致,嚴重時可能會伴隨聽力減退。
王醫師表示,患者就診中醫,臨床上診斷為「水濕內停、痰濁上蒙清竅」證,處方選用天麻、川芎、紅花、石菖蒲、茯苓、桂枝、半夏、白朮、陳皮等,並取風池、翳風、合谷、足三里、豐隆等穴針灸燥濕袪痰、健脾和胃、通竅止暈。
同時叮囑患者,應注意忌生冷飲食,注意頭頸部保暖及避免過勞,可以大幅的減少發作次數,預防產生後遺症。
王玟玲醫師指出,頸源性眩暈是指頸椎、軟組織,包含關節囊、韌帶、神經、血管、肌肉等異常造成,臨床辨證用藥部分,珍肚椎-基底動脈循環異常,造成的供血不足,藥方可選用天麻、川芎、丹參、紅景天等,增加腦部供血及含氧量。
頸部肌肉僵硬、椎間盤狹窄或壓迫時,需配合穴道牽引、推拿手法,藥材則可選用羌活、葛根、芍藥、川七、紅花等。
穴位針灸治療部分,可取包括百會穴(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點處)、風池穴(脖子後與督脈相平,當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中)。華陀夾脊穴(沿著脊椎從第一胸椎到第五腰椎,在脊椎棘突下旁開0.5寸左右各區塊)、肩井穴(位在肩線上後頸跟部到肩膀的中)、肩外俞穴(背部第1胸椎棘穴下旁開3寸處)等穴,以行氣活血、疏絡通竅止眩。
醫師強調,造成眩暈的原因很多,治療時必須找出病因,對症治療,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