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顛覆想法 莎士比亞其實是奸商

simon81620 發表於: 2015-4-13 13:48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顛覆想法 莎士比亞其實是奸商

囤糧、放債、逃稅,這不是我們印象中的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但學術研s顯示,莎翁其實是個無良商人,饑荒來襲時,靠囤積榖物致富。

美聯社今天報導,威爾斯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學(Aberystwyth University)研究人員主張,一定要研究莎士比亞常為人忽略的商業頭腦,對莎翁才會有徹底了解。

團隊在即將於5月威爾斯「海伊文學節」(Hayliterary festival)發表的報告中說:「歷史修掉了囤糧的莎士比亞,創意天才莎翁才能誕生。」

專門教授中古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講師阿契爾(Jayne Archer)說,「我認為,批評家與學者可能是因為瞧不起人,無法贊同創意天才也受到自我利益鼓舞,才會刻意忽略」這個面相的莎翁。

阿契爾與同僚湯瑪斯(Howard Thomas)、杜利(Richard Marggraf Turley)遍尋文獻,發現這位劇作家在家鄉斯特拉特福(Stratford-upon-Avon)也是榖物商,名下還有房產。

他們寫道:「他在15年間收購並囤積榖物、麥芽與大麥,再以高價轉手賣給鄰居與當地商人。」他們還說,莎翁「向那些買榖物但無法(或沒有)清償款項的人追討,並靠著獲利,讓自己的放款活動更上一層樓」。

莎翁曾因逃稅遭當局追討,1598年糧食短缺時期,還因囤糧遭起訴。

報告作者主張,現代讀者與學者並非完全不了解莎翁與同時代人面臨的殘酷現實。

莎士比亞生活與寫作年代,是在16世紀晚期與17世紀初期之間,當時正值所謂的「小冰河時期」,罕見的寒冷與豪雨導致作物歉收,連帶使得糧食短缺。

阿契爾說:「我認為,我們對作家與藝術家的看法都相當純化,認為他們與當代人日常擔心的事沾不上邊,但從歷史看來,對多數作者來說,飢餓一直是一大難題,也是啟發創意的動力之一。」

阿契爾主張,了解到當年無法確保食物的背景,就能對莎翁筆下的劇作投射新觀點,包括以古羅馬時代因饑荒崩解為背景的「英雄叛國記」(Coriolanus)。劇作中因缺糧爆發抗爭,可以投射到1607年莎士比亞居住的密德蘭地區(Midlands)農民起義的真實狀況。

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