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中國古代人世輪回傳說

nod32 發表於: 2010-6-28 12:48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中國古代人世輪回傳說

一、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接引往生極樂世界。人一生最重要的,莫過於能於今生求生凈土,了脫生死,
       永 脫輪回之苦。而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最為殊勝的凈地,是阿彌陀佛以無比願力所成就的,目的就
       是要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只要肯信、能願、能行,老實念佛,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依
       教奉行,一生奉持不變,於臨命終時,必蒙佛菩薩來接引。圖中所示:「念佛臨終見寶臺,寶幡寶
       蓋滿空排,彌陀勢至觀音等,合掌相隨歸去來。」的圓滿成就。



二、勤修十善得生天。 不能往生極樂,但一生修善積德,臨終亦能往生天道享天福,但至少要具足十
      善的標準。

      何謂十善?

      1. 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邪淫 4.不妄語 5.不綺語 6.不兩舌 7.不惡口  8.不貪 9.不瞋 
      10.不癡。

三、依憑五戒得人身。佛雲:「人身難得猶如海龜遇浮木孔。」又雲:「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如何
       把握來生能得人身,最基本的條件要具足五戒的修持。

       何謂五戒?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邪淫 4.不妄語 5.不飲酒。

       至於富貴貧賤,全憑造作善惡多寡而定。諺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造者
       是。我們要清楚明白這個道理!

四、造作十惡,魂歸地府。 何謂十惡?十善的反面就是十惡。人生數十寒暑,一生中若不知修學善
       業,不明因果事理,不懂修善積德,轉眼無常到來,魂歸地府,後悔已遲!

五、悔之晚矣,無常判官來算帳。 此刻大夢初醒,生前造作種種,死後一一算總帳。

六、鬼王夜叉全是業力所變現。 地獄所有景象,全是自己業力所感召。不具地獄因者,感受不到其陰
       森恐怖。此更非閻羅王殘酷,以嚴刑懲罰罪人。

七、第一殿秦廣王 此殿司掌人間壽夭、吉兇暨陰間受刑罪報。所有罪魂被押解至第一殿秦廣王處,接
       受審判,依罪刑輕重,發配至各獄受罪消業,如功過相當,免受罪者,可直接轉到第十殿投胎。

八、孽鏡臺前無好人,狡猾奸詐難遁形。 「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一生的罪業,孽鏡臺前原形
      畢露,狡賴不得。

九、百善孝為先,自殺罪最重。 自殺是愚癡的也是很苦的,自殺後的罪報更苦,要受反復自殺的痛
      苦,因為四恩未報(四恩指的是父母恩、師長恩、國家恩、眾生恩),責任未了,即擅自輕生,不
      但令父母傷心,若拋下妻兒不顧,更是人間悲劇,故罪特重。

十、天下之亂,始於失去良知良能,不受道德教育之故。 在五濁惡世中,非常容易造作無量無邊罪
        業;如迷戀淫欲、沈迷睹場、嗜酒如命、不孝父母、忘恩負義等等,正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
       死到臨頭恨已晚!」

十一、各行各業不能各安其道,造無量業,得無邊罪。 人之罪根所由,莫不起於貪瞋癡三毒。今日道
          德淪喪,皆因不遵聖賢教誨所致。許多人只認識宗教外表,不知宗教真正的精神,就是道德教
          育,故只重形式而不重實質的結果,是導致蕓蕓眾生更加迷惘、墮落而已!

十二、學不安道,愧對聖賢書。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誌在希聖學賢) 讀聖賢書,旨在教育化民,不
          能依教奉行,以身作則,仍墮在名利之中,死後都要先來此地補課受教,結畢,再發至其它地獄
          受罪消業。

十三、巧謀油水千缸滿,辜負人間一片誠。 從事社會教育工作者,旨在服務人群,教育大眾,念念以
          眾生為福祉,若從中牟利,不但破壞形象,更辜負信眾一片誠意。例如:為人拜誦經懺,漏字漏
          頁,或不專不誠,死後要先補經消罪,罪畢再發其它地獄受罪消業。

十四、青燈如豆千斤油,難照黑心無道人。 智識才能,能造福人群,亦能貽害眾生。打著宗教名號,
          不能奉持經戒,依教奉行,一旦無常到來,苦報難受,更何況尚有「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今生不了道,披毛帶角還」的余報。

十五、人依造作罪業,押赴各獄受報消業。 隨著業力的流轉,生前所造一切,今現何種地獄,該處何
         種罪刑,均得自己一一去還受。

十六、抱柱地獄諺雲:「飽暖思淫欲」。今日,邪淫泛濫,此罪報者,生前多喜樂淫欲。諸如邪淫、奸
         邪、販售黃色書刊、影帶、光盤、或拍攝、著作或收藏、公共展示等等,死後都要墮此獄。身抱
         火紅銅柱,滿身血肉糊焦,死而復生,生而復死,其苦痛難當;至罪消畢,多墮畜生,畜生報
          盡,倘得人身,亦多貧賤、短命,或生惡劣環境報。

資料來自:http://www.gui5.com/viewthread.php?tid=73182&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type%26amp%3Btypeid%3D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