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野生動物研究人員2009年在湄公河發現145個新物種。(圖/擷取自http://wwf.panda.org)

↓新物種中包括「禿頭」的小鳥。(圖/擷取自http://wwf.panda.org)

↓可長到7公尺高的食肉植物隱藏在湄公河流域附近,直到去年才被發現。(圖/擷取自http://wwf.panda.org)

據了解,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即將在本月於日本名古屋登場;對此,世界自然基金會所公佈的《新血:2009年湄公河所發現的新物種》(New Blood: Greater Mekong New Species Discoveries 2009)報告中表示,湄公河區的生物非常多樣,去年平均每周都會發現3個新物種,因此有必要採取保育行動,以確保新物種能夠存活。
對於保育行動,世界自然基金會強調,雖說去年發現了145個新物種,但與往年相較,新物種的發現比例卻大幅降低,說明了保護湄公河豐富物種資源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