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周醫師
對新手父母而言,面對寶寶的啼哭可說是最難應對的一件事了。在許多日常照顧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中,啼哭是最不易解讀的,也因此常使得父母疲於奔命、拚命討好,卻又不能收到好的回應。根據國外文獻報告,約只有三成左右嬰兒是較為安靜,而不會哭鬧太多的,其他的六七成都是愛哭寶寶,尤其有約二成是超級瘋神哭寶寶,以前稱之為磨娘精,這些寶寶不能滿足於一般的安撫方式,而且常常隨情緒、環境改變而變本加厲,可以說每天都在變戲法整媽媽及家人,到底要如何面對這些寶寶呢?
哭是為了溝通
對寶寶而言,寶寶的哭聲可說是最重要的溝通方式。他們沒有像成人般的言語,來表達他們的需要、喜歡或感覺,而是經由憋嘴、揮手、轉頭以及不同的哭聲來表示他們的需要。不能了解寶寶哭聲,是使父母焦慮、也是阻礙親子互動的最糟糕情境。我們鼓勵,在安撫擁抱之前,在忙著沖泡牛奶之前,先正眼看著寶寶,跟他講講話、問問幾個問題,從眼神中真正了解寶寶要的是什麼(可能並不是牛奶,也不是尿布),經由靜靜的觀察、耐心及多方嘗試與寶寶的溝通,相信每一位媽媽都可以和自己的寶寶,經由眼神交會及肢體互動,了解他真正的需求。
由於天生反應表現的不同,某些寶寶較少哭,某些就常常哭;相對的,某些很容易可安撫,某些則十分困難。再者,有些寶寶嚎啕大哭,有些則是微聲哭泣。雖然他們哭的方式大相逕庭,但是哭的理由卻總是相似的──那便是他們想要某些東西(要注意不一定是有形的物質,也可以是心理上的滿足),在表一當中,我們將寶寶哭聲的理由分為11種加以描述,希望媽媽們都可以熟悉這些不同的理由。在多年健兒門診經驗中,我們知道最有辦法在最短時間內安撫寶寶的媽媽,往往是一眼就知道,是一位胸有成竹、不慌不忙,而也不會隨情緒動怒急躁,當然更是一位在舉手投足間,能與寶寶有最好眼神交會、肢體語言極佳的母親。
寶寶哭聲的11種理由
需求不同 哭聲也不同
每當新生的寶寶哭鬧不止時,許多年輕的父母會不知所措,使出渾身解數地哄、抱。尿布也換了、奶也喝了,還是哭,於是就恨不得再把寶寶塞回肚子裡去。其實,這時候父母不要著急,一定要冷靜下來,查清寶寶哭的原因。因為哭是寶寶的第一語言,這是原始的生理反應,也是他們表達和溝通最重要的工具。
據專家研究,寶寶哭泣所代表的信息是多層面的,大約可分為生理需求、心理反應、病理狀況三種。這三種類型的哭法是不同的,應該注意區分。
想不出寶寶哭聲原因時
某些時候,寶寶哭泣的理由,即使最敏感的媽媽也無法了解。當已經將上述11種可能理由推演一遍後,仍覺不是哭泣理由時怎麼辦?在此告訴媽媽們一個大原則──即是提供另一種你未曾試過、做過的方法來吸引寶寶,但是記得不要操之過急,並不是做表演給寶寶看,要知道寶寶並不見得很快即有反應,仍要有一點時間去容許他注意到此種改變,而可以安靜下來。
以下是一些可以運用的方法──
1.
彈奏或播放輕柔音樂(放錄音帶與自己彈奏的反應可是不同的喔!)。
2.
輕拍寶寶背部,且傾聽媽媽安撫的話語(記得語調要輕柔而緩慢)。
3.
讓寶寶聽一種反覆的聲音(如電鬍刀聲或棍棒擊打低沈聲)。
4.
抱著寶寶散步(在客廳或戶外均可;但記得要有韻律而在角落略為停頓一下,不可急促,記得是寶寶的散步,而非媽媽)。
5.
輕搖寶寶身體(如半坐姿向前後搖動)。
6.
哼哼兒歌給寶寶聽(記得要面對他,使寶寶可以看見媽媽嘴形開閉,而且要緩慢,但有足夠表情)。
7.
裝一瓶溫水(但不可使用熱水),將其輕靠在寶寶身旁。
8.
使用不同材質安撫奶嘴,或者協助他吮吸手指。
9.
試試幫寶寶再度排氣(尤其輕敲腹部有脹氣時)。
10.
改變寶寶的姿勢(例如在你的手肘彎靠著、面朝媽媽,但角度調整得近些,或者直抱著而使身體靠緊媽媽,最好肌膚相融,並且眼神可接觸為佳)。
藉寶寶哭時做雙向溝通
給有「愛哭寶寶」的媽媽六大建議
哭對寶寶而言,就像他人生之路上眾多關口般,只是其中之一,每一位媽媽都需面對,並無幸運與否之分,也不必抱怨寶寶的氣質怎麼如此。我們相信,坦然相對、微笑相迎,以及不強求的心理準備,是處理寶寶啼哭最健康的態度,請記得以下幾點重要而有效的處理建議:
1.
很少父母天生就知道如何處理寶寶啼哭,你並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差勁的一個。
2.
成功的解讀寶寶哭聲關鍵只有一個──和時間賽跑。但是需要有十足的耐心,傾聽寶寶每次的表現方式。
3.
千萬不要為了停止寶寶哭聲而做安撫動作,需真正想及寶寶的內在需求。
4.
不必急躁地做安撫寶寶哭聲的反應,反而要有條理地、動作輕柔地和寶寶進行溝通。
5.
不要怕太常安撫寶寶,會寵壞孩子,應將之看成和寶寶有更多的實質接觸機會,當然也需了解,不要使用自以為是的方法(如放在電動搖床上,或拚命親吻等)做安撫。
6.
用媽媽的心,來感受寶寶哭聲真正的需求,是最有效而正確的方法,不一定有大的動作或聲音,只要柔靜輕撫、輕語呢喃的面對寶寶,必定可使親子互動更為正向,也能使寶寶真正獲得滿足而安靜下來。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