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環境刺激大腦發育
精神病學家史畢茲(Spitz)有項著名研究,是比較兩組處於劣勢環境中的嬰兒(一組是合法的棄嬰收容所,另一組是因母親在獄中服刑,而在女監附設的育嬰室成長的嬰兒),後者雖然每天與母親共處的時間有限,但這些孩子卻發展得相當正常;反觀在收容所的嬰兒,因受到的刺激與關愛非常少,多數的孩子有發育不良、容易生病、智能與情緒發展嚴重遲緩的問題。透過這項研究可證實,嬰幼兒若要正常的發展,不能沒有早期的撫育與刺激。
大腦的發展
亞東紀念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余斐如表示,簡單地區分大腦構造,可分為左腦、右腦兩半部,分別司掌不同功能。左腦司掌語言、分析、計算、判斷與推理,右腦掌理音樂、聲音、圖像、想像與創造,若要再細分腦部構造的話,則可區分為前額、後額、內顳、頂顳與枕顳,每一區域都具有不同的作用與功能。
大腦構造
前額 精神能力,例如管理能力、執行能力、領導能力。 後額 思考部份,例如幾何、數學、空間推理、分類能力。 顳葉 聽覺、語言、語言表達和語言理解。 頂葉 肢體部分,大小動作。 枕葉 視覺,包括:符號和圖案辨識、觀察力。(資料提供/余斐如治療師)
八種知性
語言知性 能理解所閱讀、聽到的語言,並用文字等加以表達的知性。 繪畫知性 能記憶、理解圖畫和圖形等,並能加以描繪的知性。空間知性能把握物的位置、速度、關係,並能依據狀態行動的知性。 邏輯數學知性 能理解數學符號,並以邏輯加以操作的知性。音樂知性能理解聽到的音樂,並會用歌唱、演奏等加以表現的知性。 身體運動知性 記得身體姿勢、運動,並能根據這些活動自己身體的知性。社會知性能理解人際關係等社會關係,進行社會活動的知性。感情知性能理解他人的感情,也能控制自己感情的知性。(參考資料/《生產與產後大百科》,暢文出版社)
寶寶一出生時,脊髓和腦幹就已發育完全,之後較上部的大腦區域會逐步發展,包括:小腦、基底核(與身體動作有關)與主管情緒與記憶的邊緣系統,最後發育完成的為大腦皮質,即掌管意識行為的區塊,包括意識經驗、推理能力等,隨著嬰幼兒年紀漸長,皮質也會逐漸發育完全,嬰幼兒也越來越能領會自己的經驗。
140億個腦細胞全在媽媽肚子內完成
1~2個月:必要的器官基礎已經完成
頭腦的原形是在受精後第18天左右後,一天天製作頭腦的細部器官,最初呈現細管狀(神經管),隨著成長,一端逐漸膨脹,在2個半月時,開始形成將來變成大腦的前腦胞,變成中腦的中腦胞,變成延隨、小腦的菱細胞。
3個月:接受外界刺激,頭腦更加發達
在胎內期間,每天平均生產5000萬~6000萬個神經細胞,約8週左右,由於神經系統的發達,出現能感受外界刺激的皮膚感覺。再透過疼痛、搔癢等皮膚刺激,近一步刺激腦部,也更促進了腦部的發達。
4個月:完成大腦、小腦等,心的要素也形成
2個月前還是細管狀的頭腦,到了這時期已形成大腦、小腦等,另外司掌人類記憶稱為「海馬」的部位也開始在大腦中形成,據說,感受舒適、不舒適、生氣等心的要素也在這時期開始呈現。
5個月:腦的記憶開始活動,能記得媽媽的聲音
神經系統進一步發達,司掌五官感覺的腦前頁也顯著成長,另外大腦部位變大,表面呈現無皺摺的光滑狀態,腦部記憶裝置開始發揮功能,所以記得經常聽到的媽媽的聲音。
6個月,處理資訊能力增強!記得媽媽的氣味
腦部記憶能力增強,不僅媽媽的聲音,連媽媽的氣味都依稀記得,大腦皮質仍無皺摺,但資訊處理能力加快,神經也日趨發達,身體動作顯得更靈敏。
7個月,思考、記憶、感情能力萌芽,個性也開始孕育
頭腦重量約有300g,約為出生時體重的3/4,頭腦皺摺開始形成,思考、記憶、感情的能力也萌芽,由於頭腦機能更好,能做有順序的動作,同時孕育溫和、活潑等個性。
8個月:胎兒開始有「心」,能敏銳反應媽媽的情感
神經系統幾乎完成,能區別喜歡的聲音或不喜歡的聲音等,頭腦對應聲音會產生更複雜的變化,同時也能感受媽媽的喜悅、感動、不安、悲哀等情感,並出現各不相同的反應,這是胎兒開始有「心」的證明。
9個月:腦細胞的數目已和大人相同,也開始能感受壓力
腦細胞的數目和大人相同,腦細胞彼此的複雜結合更加發達,腦部皺摺增加。媽媽輕愣一下,胎兒會隨之出現心音、血壓下降、脈搏變慢等壓力反應。
10個月:經過產道時的皮膚刺激,也能促進頭腦發育
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和大人一樣,大約有140億個,縐摺也更多。頭腦幾乎和大人一樣,由於皮膚刺激有活潑腦部發育的功效,所以生產時,經產道旋轉、獲得皮膚刺激,據說有利胎兒的頭腦發育。
在嬰幼兒時期,神經突觸及髓鞘會有驚人的發展,約到7歲以後,大腦的發展大致已經定型;值得關注的是,大腦的成長過程可因環境的刺激而改變,如果讓嬰幼兒長期處在壓抑、單調且缺乏刺激的環境中,大腦的功能便會退化;相反地,若給予嬰幼兒豐富多元的刺激,大腦則可獲得較完整的發展。
長庚紀念醫院桃園分院院長暨復健科主任黃美涓表示,1999年Kempermann and Gage於1999年發表在《ScientificAmerican》的研究,首次推翻腦細胞不能再生的傳統觀念,他們證實了「海馬」(主管情緒、記憶、意義)的腦神經元(腦細胞)是可以再生的,下表是腦部智能的新、舊觀念比較。
PART2‧潛能開發3觀念
「潛能」是一種隱而未現的特殊能力,潛能開發即是要激發生命本來應有卻尚未顯現的能力,促成健全的自然發展,因此,如何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使其應有的智慧和能力,甚至是個人獨有的天賦資質,能夠被激發出來,即成為潛能開發的目標。
小叮嚀
6招啟動孩子潛能
黃美涓院長指出,天賦指得是天生的潛能和使用潛能的能力,如何讓孩子能發揮天生的潛能呢?家長可從以下6點著手。
1.瞭解孩子的先天潛能。
2.釐清孩子尚有哪些有待開發的潛能。
3.孩子的「優勢」智能有哪些?
4.孩子的「限制」(弱勢智慧)有哪些?
5.在適度的範圍下,儘量減少限制對孩子的影響(弱點補強或以優補弱)。
6.接納孩子的限制。
觀念1‧多元智能平衡發展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Gardner於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Theory),認為所有的人都具備8種智能,包括:語言智能、音樂智能、數理邏輯智能、人際關係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自我認識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與自然智能。
小撇步
黃美涓院長進一步解釋,若在不同情境下善加運用每一種智能,則每一種智能都能獲得發揮,然而,大多數的人只在一兩種智能上表現特別出色,這是人們先天智慧中的強項與弱項差異。父母與其將焦點一直放在孩子的弱項上,拼命地想加強其不足之處,抑或是只關注孩子的強項發展,而完全忽略了其他智能,皆是不值得鼓勵的方式,最正確的方式應是盡量達到各項智能的「均衡發展」。
觀念2‧陪伴、接納、肯定
黃美涓院長譬喻,「智慧」好比埋在土裡的種籽,需要陽光、空氣和水份的滋養,才會發芽生長,若加上施肥,就會長得更好。同理,孩子的發展需要父母用心的關注和栽培,才會變得更好,而最能幫助啟發孩子潛能的人是父母、老師,「陪伴」、「接納」與「肯定」是協助孩子潛能發展的3個最有效方式。
圓心坊全方位腦力開發托兒所所長黃薰漪指出:「人生有兩個『較』千萬不能信,即『比較』跟『計較』,且這兩個更不可用在孩子身上。」例如,家長罵孩子說:「你很笨耶,這題數學怎麼算都不會!」不如換個方式鼓勵他:「你不笨,只是這題數學要算好幾遍。」有時孩子只是欠缺練習,需要一再重複才能夠學會,不過,也有可能是他的算術能力真的比較差,但家長不要因此而全盤否定孩子的能力,應接受每個孩子都有先天上的個別差異才是。
觀念3‧發現孩子優勢潛能
究竟如何發現孩子的優勢智能,進而幫助他發揮呢?黃美涓院長表示,孩子的優勢潛能,往往從學習中就可以看得到孩子有很好的獨特表現,因此,只要家長用心觀察,便可以從中發現。之後家長就要提供更豐富多元的資源去栽培與支持孩子這方面的長才發展。此外,也有的孩子可能對某項目覺得特別有興趣,但因表現得不夠理想,受挫感反而更深,此時,家長可以從旁協助孩子檢討、改善,看看是否是因學習方法不對,並可以提供孩子修正的建議等。另外,針對孩子沒有興趣的部分,也可以檢視是否是因為孩子沒有機會發展,或從未試著讓孩子去探索。
小撇步
黃美涓院長指出,在腦部運作和多元智能的理論架構下,如何幫助孩子發展「多元智能」,讓每一種智能都得以發揮,這觀念相當值得家長關注;此外發現、瞭解孩子天生的強項與弱項智能,並協助補強其弱點,並針對其強項智能給予資源與協助,以幫助他們發揮其獨特的天賦。
資訊站
兒童認知發展.4階段
家長們在瞭解潛能開發的3觀念後,您也應要明白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分為哪個歷程,然後在根據這4個歷程,提供孩子最適宜的引導與學習資源和環境。以下則是著名的兒童心理研究與發展學家皮亞傑最著名的學說,他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以下4個階段,提供家長作為參考。
【感知運動階段】(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0~2歲)
靠感覺獲取經驗;1歲時發展出物體恆存的概念,以感覺動作發揮圖式的功能。
【前運算階段】(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2~7歲)
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會使用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
【具體運算階段】(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7~11歲)
了解水平線概念,能使用具體物之操作來協助思考。
【形式運算階段】(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11~16歲)
開始會類推,有邏輯思維和抽像思維。
PART3‧4原則讓寶寶更聰明
現代行為主義(註:此學派主張人的一切行為皆經由賞與罰的經驗學來)創始人華生(John Watson)曾宣稱:
「給我12名健康、體格好的嬰兒,讓我在設定條件的世界裡養育。我敢擔保,不論嬰兒的天資、個性傾向、能力、素質、種族背景如何,我隨意挑選其中任何一個,都可以按我選定的目標,把他調教成任何一個領域的專家─不管是醫師、律師、畫家、商人均可,甚至調教成乞丐或小偷也沒問題。」
遺傳VS.環境
華生的這段話其實過分誇大後天環境對於幼兒的影響力,而完全否定先天基因的影響力,「遺傳」和「環境」兩因素究竟孰輕孰重,一直是大腦研究中不斷爭議之處,但過於強調任何一方的影響力,卻不免淪於偏頗。其實,兒童發展有兩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一是遺傳,另一個則是環境,遺傳受到父母親的基因決定,是無法控制的,另外的50%則是靠後天環境的養成,過往研究已顯示出─環境刺激大腦發育,多樣的日常經驗能使腦部發育受益。
臺北縣私立成長托兒所所長鄭世儀在此也提醒家長,潛能開發絕非什麼萬靈丹。因為有50%的先天基因是我們所無法改變的,而且目前潛能開發也仍有許多未知的因素,尚未有一個100%保證能訓練孩子成為天才兒童的教學系統(否則現在到處都是天才兒童了),因為每個孩子有個別的差異性,不能認為此方式對這個孩子有效,對其他孩子也會適用,此觀念應予以修正 。
以下即歸結此次的受訪內容,列出對潛能開發有益的4個大原則,提供家長們作為參考。
原則1‧提供充沛的外在環境
黃薰漪所長在此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小故事,有天幼稚園老師問班上小朋友:「小朋友~蘋果是什麼顏色?」小新自信地舉手搶答:「白色!」其他同學笑他:「蘋果才不是白色的哩!是紅色!」但小新仍一口咬定蘋果是白色…,謎底最後終於揭曉,因為小新的媽媽都把蘋果削好後才給他吃。
這個故事顯示,有時候家長反而成為阻礙幼兒接觸外在世界的阻力,例如:父母常會因為安全或衛生上的考量(如:沙子髒髒不要玩、剪刀危險不要碰、爬上爬下不安全、馬路危險不要去等),而禁止孩子探索外在世界,或是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好,進而讓他失去很多生活體驗的機會。
科學研究中已發現,腦部含有許多不同的區塊,多元化的刺激可讓腦部發展亦趨成熟。鄭世儀所長表示,父母應讓嬰幼兒在感官上有多元、豐富的刺激(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在日常生活中提供多樣的環境,讓孩子在安全的範圍內自由地盡情探索,並從中累積許多生活經驗。
若發現孩子對某樣事物特別感興趣,家長應多給予他這類的資源,讓孩子可擴大學習,黃薰漪所長舉自己的教養經驗為例:大部分的家長若發現幼兒在玩剪刀,一般都是出現緊張,並一把搶走剪刀,禁止孩子玩的反應;她兒子2、3歲時候,非常喜歡剪刀,但她沒有因此不准孩子玩,反而準備一箱滿滿的美勞工具給孩子,包括:膠帶、剪刀、各式色紙等,並對他說:「這些都是你的寶物,你做完後,也要把它收好喔!」之後也證明她的判斷沒有錯誤,孩子從小就展現自己獨特的藝術天份和創意。
您可以…
* 多陪孩子親近大自然,大自然即是很好的感官探索環境。
* 提醒您,若孩子處在口腔期,最好把尖銳、容易吞入而造成窒息危險的東西都收起來,才能放心地讓孩子在家中自由探索。
* 為孩子佈置一個感官豐富的環境,例如:多給孩子各種不同類型的玩具(類型多變比量多更重要),或是讓孩子體驗不同感官刺激(如:赤腳踩地板、沙子、草地等)。
* 讓孩子有接觸各種活動的機會(如:到戶外踏青、栽種植物、身體律動、欣賞藝術等)。
* 讓孩子的感官接受「正面」、「自然」的事物,例如:眼睛常接收美的、善良的東西,避免讓嬰幼兒看到暴力的影像或畫面;不要讓耳朵長期處在巨大吵雜的聲音環境裡,優美的音樂、父母親柔的說話聲與環境中自然的聲音,對孩子才是有益的。
鄭世儀所長表示,「玩」是孩子生活中很大的一個重心,孩子透過玩的過程來獲得學習,因此他建議平時多讓孩子自己去探索環境,家長則在旁邊陪伴,扮演守護與從旁協助的角色即可,成人不宜指導孩子該怎麼玩,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心智被固定與限制,進而破壞孩子運用自己感官本能來探索的機會。
現在的教育過份講究成績,只看重結果,不在乎過程的風氣下,造成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教育普遍有「急功近利」的傾向。鄭世儀所長表示,對待小小孩,不要有太多標準答案,及過多大人的操弄過程在裡面;寶寶在3~4歲後才開始發展抽象觀念,邁入具體運思期階段,0~3歲的寶寶尚屬於直覺式學習,因此讓這階段的孩子有豐富的生活體驗才是最重要的,即多提供人、事、物方面的變化。
資訊站
基模.孩子的認知結構
模理論是由認知發展論也是註明的兒童心理發展學家皮亞傑(Piaget)所提出。他藉由觀察他的兩個兒子,從對話與問題解決的行為中,觀察並記錄他們的反應,與解決問題的方式。並提出,知識的改變,不是知識的「量」產生變化,而是知識的「質」產生了變化,也就是說:「質變重於量變」。
【何謂基模?】
兒童出生不久,便會以自己的身體感官為基礎,以五官來看、聽、聞、甚至抓取物品,用這些方式來對外在的事物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而獲取知識。兒童用以接觸外界事物的身體感官,就是他的「認知結構」,而這些認知結構,就叫做「基模」;例如:憑口唇感覺來接觸外在世界:「吸吮基模」、憑抓取感覺來接觸外在世界:「抓取基模」。
此外,基模也稱「認知基模」,它是我們藉以感受外界刺激、吸收知識的基本架構。
此外,親子互動也有益於孩子智力的發展,包括:跟孩子作親密的接觸(如:摟抱、親吻等)、給予情緒上的肯定與支持(如:給予讚美、鼓勵等)、常陪孩子一起從事活動(如:帶孩子拜訪朋友、去公園、念繪本給孩子聽等)、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如:接納孩子的優缺點、個性,當孩子有困難時從旁協助),並對孩子有合理的要求和期望(如:訂下生活規矩要孩子遵守)。
您可以…
* 家長的親身陪伴對孩子很重要,每天抽出一些時間陪伴孩子。
* 允許並鼓勵孩子探索自己的興趣,而不是由父母來主導孩子的興趣與志向。
* 父母必須謹慎拿捏「期望高」和「施壓」的分際,勿對孩子施加過多壓力或不切實際的期望,如此反而容易令孩子反彈,產生反效果。
* 家長不需急著教導學齡前的幼兒認字、讀書或算術,雖然提早教育看似贏在起跑點上,但其實都是短期的假象;且過度逼迫孩子記憶、背誦,容易使孩子視上學為畏途,無形中也可能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原則3‧攝取充足飲食
過往研究發現,從母親懷孕的第4個月起至嬰幼兒2歲為止,是孩子腦部發育最快速的時期,這時候正是神經突觸發育、樹狀突生長、髓鞘形成的激增期,因此腦部對於攝取營養的質與量會特別地敏感。胎兒期或嬰幼兒期的營養不良或是各類營養攝取不足,對腦部發展有害,容易導致日後出現認知能力差、明顯的智商不足、語言發展遲緩與行為偏差等,甚至有感官及肌肉運動方面的缺陷。
根據1981年發表的研究報告就指出,婦女若在懷孕時與生產前幾週開始服用含維他命B群的葉酸,胎兒發生腦神經管缺陷(Neural tubedefects,簡稱NTD)的比例會大大降低,遠低於不服用葉酸的孕婦;此外,營養不足的孕婦,也會有胎盤發育不良的可能,從而使胎兒吸收不到足夠的營養素,進而導致智能及神經障礙的危險情形。
嬰幼兒的早期營養攝取會影響後來的腦部功能,有一項著名的研究報告,針對一批未滿2歲就被美國中產階級收養的韓戰孤女,結果發現這些女孩進入小學後的智商雖然都在常態範圍內,但其中一些在嬰兒期嚴重營養不良的女孩,其成績明顯低於其他營養良好者。
您可以…
* 為寶寶的理想發育考量,懷孕期間每天攝取熱量應比平時多300卡,授乳期間應比平常多500~600卡,尤其要攝取充足的蛋白質。
* 讓寶寶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與熱量,此外,有些特定的必要營養素─維生素(如:維生素C)、礦物質(如:鐵、鈣、鋅等)、微量元素,均是腦部發育不可或缺的營養素,應讓小孩從均衡的飲食中攝取足夠營養,建議您可參考行政院衛生署針對嬰幼兒的「每天飲食建議表」。
*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能親自哺餵母乳最好。
原則4‧持續培育孩子
黃薰漪所長認為「3歲定終生」的說法,會使許多家長誤會─錯過這個階段,潛能開發就無效了!她解釋,因為嬰幼兒時期大腦發育快速,導致這段時間學習的效果特別好,但並不是代表錯過這段時間,孩子就不用在進行開發潛能了。
黃薰漪所長強調,潛能開發是長期的,從寶寶還是個胚胎的時候就開始,而且之後也需延續與堅持,家長需要持續培育寶寶,給予他豐富的刺激和資源,孩子的天賦才會發揮得更好;因此,從孕育新生命的開始,媽咪就可以開始思考想要怎樣培養這個孩子,若希望孩子未來有藝術天份,可以在懷孕時多去欣賞展覽、音樂,讓孩子在肚子中時就受到良好的刺激。
您可以…
* 為孩子慎選良好的托兒所和幼稚園,教育環境可給孩子更多群體互動和認知發展的刺激,且提供的活動、玩具和社交活動通常較家庭多樣。
* 幫孩子找到興趣且有挑戰性的事情來做,培養孩子的成就感。
* 學齡前幼兒是喜好探索的時期,家長應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多提出開放性問題、讓孩子藉由實地操作中學習,並多給予鼓勵,以建立其主動意識和自信心。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