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是“萬惡之源”。每增加5公斤體重,患冠心病的幾率將升高14%,中風危險率提高4%,缺血性中風提高16%。高血壓、心臟病、腫瘤等等都會因為肥胖而增加其發病率。
國人癌症發生速度持續加快,平均每六分三十五秒就有一人罹癌,發生率成長迅速的大腸癌、子宮內膜癌、乳癌、腎癌等,共同危險因子是肥胖。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肥胖者罹癌風險高於正常體重者,女性子宮內膜癌、乳癌更與肥胖高度相關。
國衛院客座教授追蹤研究,身體質量指數(BMI)高於廿七者,罹癌風險比BMI介於十八點五及廿三者高,其中以女性子宮內膜癌的二點八倍最高,女性乳癌及女性大腸癌則為一點二倍。肥胖男性的大腸癌罹癌風險,是BMI正常範圍者的一點六倍;不分男女,肥胖者的腎癌罹患率是一點五倍。
衛生署國健局公布最新版「二○○八年癌症登記報告」,以一年半時間,分析比對全國兩百餘家醫院資料所得,七萬九千八百一十八人罹癌,罹癌率千分之三.五,男略高於女。有五成女性在五十九歲前罹癌,五成男性在六十五歲前罹癌。
國健局推估終身罹癌風險,我國每四人中有一人可能罹癌,與英國、韓國相當,比新加坡與日本高,但低於美國。
衛生署國健局表示,肥胖對女性罹癌風險影響更大,因女性罹癌率最高的乳癌、子宮內膜癌,與脂肪干擾荷爾蒙相關;而女性普遍不愛運動,但不同研究顯示,運動可減少罹癌機率,可能與增加免疫力,減少胰島素阻抗等相關。
三軍總醫院副院長說,近年罹患乳癌、子宮內膜癌人數增加,就是「我們營養太好了」。
除了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及西化飲食習慣也是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且子宮內膜癌沒有篩檢工具,通常病人是因不正常出血才發現,尤其女性停經後的出血,至於三、四十歲女性,可能誤以為月經經血量大,忽視癌症警訊。
預防子宮內膜癌,應注意體重控制,有症狀應趕緊就醫,最好的治療方式為切除子宮、卵巢,但及早發現,仍可以藥物獲得不錯的治療。
菸與檳榔 仍是頭號致癌物
菸與檳榔對國人的影響,遠高於日本核災輻射塵與世紀之毒戴奧辛。若吸菸與嚼檳榔人數歸零,男性罹癌人數可大幅減少三成。
國健局表示,每日吸菸一包半,輻射量等於一年照三百多片X光片。但過去三十年來,吸菸率已逐步下降,肥胖對癌症威脅卻才正要開始,快速成長的乳癌、子宮體癌與大腸癌,均與肥胖有關,減重與多運動的防癌效果對女性更明顯。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