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簡體字不為人知的秘密

frandyni 發表於: 2011-5-28 17:39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

關於簡體字的那些秘密,正如:黨不黑、愛無心、學頭輕、體無骨、廠倒閉、門開裂、龜無腳、龍匕首、燈白丁、羆怪胎,這大概就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真實寫照吧!
淺論十大可笑簡體字

古有揠苗助長,今有漢字簡化。將國之羸弱、民之愚昧,歸結於語言文字,是人作為最能動因素的自我開脫之道。先簡化、再拼音化,多麼可笑的奇談怪論。當下全球譴責文化霸權與文明入侵之際,漢字簡化論者卻永遠嫌自己“賣”得不夠了,實在荒唐。五十年錯誤,惡果累累,今日到了匤謬正俗的時候矣。
漢字的精髓在於象形,離開了象形,弄出一些奇形怪狀的符號,那還叫漢字嗎。至少正(繁)體漢字的字形與讀音,有機地聯繫在一起,使得教與學都相對簡單,而所謂的簡化字,彼此孤立,掌握它們的難度已經大大增加。更要命的是,簡化之後,伴隨象形而來的文字之美感與喻意,消失殆盡,使得漢字虛有其表了。想那印歐語系諸語種,為表音文字,如果圖省事,將法語德語中的小舌顫音都簡化掉,說是降低其難度,那麼,法將不法,德將不德,最終只會增加它們的難度。而中國早已經無漢字了,許多人還不省悟。
一些簡化字到了可笑的程度,現舉出幾例,希望能抛磚引玉,建立起一個大傢伙兒共同聲討那場已經大大簡化了中國人靈魂的漢字拼音化運動的氛圍。

一、愛無心。
愛在繁體字中寫成“愛”,中間有個“心”字。因此,古人談到愛時,用心去愛,而現代人不僅愛得膚淺,還只愛錢……足見,愛無心後,人的靈魂開始墮落了。儘管還有個友字,但多為生意上的朋友吧。

二、龜無腳。
或者叫活龜成死龜。繁體的“龜”字,是我極為欣賞的一幅畫,這個字不經過千錘百煉,不可能提煉得這麼美。龜與龍,在中國的文化與精神中佔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古人對這字的寫法一定殫精竭慮,反復推敲後才確定為這種形態的,不象簡化癖們隨隨便便就砍手斷腳,陰險兇狠。龜、龍等字,實乃漢字之精華,絕對不能圖省事簡化。一經過簡化,龜,由一幅水墨山水畫,淪為一個難看的斑點——龜。不僅腳沒了,而且,龜背上的花紋也消失了,龜上下兩層的結構更是看不出來,總之,整個成一空空洞洞的死龜殼。試想一下,在思想靠語言文字承載的情況下,一個整日用死龜殼作為思考工具的民族,與一個用水墨山水畫的龜進行思考的民族,其思維能力及對美的感悟力,能不大大地倒退?
自從去年養龜後,更覺龜字之妙。那些當初強制推行簡化漢字的人,不僅對不起祖宗與子孫後代,也對不起烏龜們啊。

三、龍匕首。
繁體的龍字,怎麼看都美,而簡體的龍字,怎麼看都跟“死”字只隔了一層皮。作為中國人的圖騰,龍字難道不該複雜點嗎?否則真是對不起自己了,圖騰簡單,總意味著比較原始嗎。龍的傳人,卻連掌握“龍”字都有難度?好笑不好笑!而且,你從“龍”的哪一點能看出其蜿蜒曲折的形態,倒能看到一把匕首,似乎要殺死每個中國人。

四、門開裂。
繁體門總比簡體的門多了點什麼。現在房價日漲,建材稀缺,但國人裝修起來照樣不含糊,捨得花錢。那麼,從文字或者思想層面而言,門比門不也多了那麼一點裝飾嗎?為什麼人們寧願給鋼筋水泥加上各種雕飾,而不願讓自己的腦袋也裝修得美觀一些呢?門字有了上面那玩意兒,才象一扇門嗎。而“門”,不僅很難看出它象一扇門,而且,即使是門,也年久失修,早已經開裂了。
總之,看見門比看見門,心情要好得多,除非你賣防盜門。
將貝簡成貝,也是愚化醜化,因為貝殼上確實有橫紋,你幹嗎讓其消失呢?

五、黨不黑。
繁體的黨字,可謂意義深遠。我將它看成一個會意字,即在一間屋子裡,一群黑心的人(黑),正在密謀著什麼(口)。因此,黨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貶義多於褒義,什麼死黨、黨同伐異等,從中絕對看不出偉大光榮正確的意思,這是個蘊含哲理的字。自從將“黑”改成“兒”後,嘿嘿,果然,不少人喜歡“愛民如子”或者自認“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了。總之,黨字字形地演變,與中國社會的現實真是絲絲入扣也。那麼,想改變現狀的志士仁人們啊,不妨從繁體化做起吧。

六、體無骨。
繁體的體字,以骨為偏旁,從豊得音。妙的是,體與禮有神秘的聯繫,說明身體不講禮儀,便成了無用的爛肉一堆。簡化後,體與禮之間看不到任何相關性,更無法覺察其讀音上的近似。從這一點看,簡化加重了掌握這兩個常用字的負擔,可謂得不償失。而體也有骨而成了無骨,試想一下,身體無骨,那不成了軟骨症患者嗎!簡化癖們削足適履,消滅傳統,拼音文字,倒真得無骨。
注:吳越方言中,“禮體”這個詞是存在的,如:做事禮體,表示做事情恰到好處。

七、廠倒閉。
繁體的廠字,無論如何,都寄託了中國人民的美好願望嗎,誰不希望自己國家的工廠,既廣大,又寬敞呢。這樣,效益才有吧。但改成簡體後的廠,唉,只能說狗屁不通了,它既不廣也不敞,看上去還象省筆的“屍”字。就算不往那方面想,至少,廠這種形狀,屬於倒塌的象徵,怪不得國營工廠都倒閉了嗎。一根斜邊怎麼能撐起一個平頂呢?將廠搞成廠,似乎預示了中國工廠的前途。這樣說來,搞簡體化的人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此等認識,倒也真是天才大師了。

八、燈白丁。
廠如此,燈亦然。繁體燈字,不僅讀音上與登完全相同,而且,還有燈下苦讀,五子登科的美好祝願在裡面。改成簡體燈後,首先讀音變得莫名其妙,丁與登還是有明顯區別得嗎。而且,其涵義也成了,燈下出一些白丁。建國後幾十年,對知識份子的輕蔑與打壓,從小小燈字,就能看出些玄妙。
廠與丁給合成廳字,與原先的廣聽成廳,亦不可同日而語。至於有些老總將工廠看成自家的客廳,則當然會支持簡體化了。

九、羆怪胎。
羆是熊一類的動物,古人總熊羆連用。羆原來的寫法是羆,能讓人一眼看清兩者的關係。但簡化癖們神經大發,不知為何將其搞成“羆”,這樣一來,就再也瞧不出它與熊的關係啦。久而久之,人們將問:羆是哪來的怪胎。

十、學頭輕。
學本作“學”,撇開詞源上的意義分析,光這兩個字給人的直觀感受,學遠遠優於學。因為學習從來都不是簡單輕易的事,可以毛毛糙糙一蹴而就。古人頭懸樑、錐刺股,方學有所成。如果把“子”字看成一個人,則這個人學習時,頭上應該頂著巨大的壓力才行,這種壓力感,只有學字才能體現出來,改成學後,嘿嘿,輕鬆自在隨風倒,蜻蜓點水學不好。目前世風日下,人心浮躁,我看,把學重新繁體化為學,有當頭棒喝作用。
五十年漢字簡化,給中國的文化與精神,造成了致命的傷害。這不僅表現在割裂了傳統、分劙了華人上,更體現在中國人思維的弱化醜化上。而且,使建立漢字文化圈的努力成為一種空談。

從行事邏輯看,當初提出漢字簡化的理由,包含著對全體大陸人的侮辱——什麼“傳統漢字難學難認”……難道大陸人就智力低下,尚不及祖先,更別提臺灣海外?從簡化後果看,漢字由立體化變成平面化(如龜-龜),由美變醜(龍-龍),由有機變無序(禮體-禮體),由深刻變膚淺(黨-黨),由有韻味變無恥(愛-愛、學-學)……,勢必也使得大陸人的思維,已經平面化、醜化、雜亂化、膚淺化、無恥化……或者,現在挽救還來得及。

反對回歸繁體者,大都對漢字的美感、韻味及其與文化和思維的關係,一無所知,只將其當作簡單的符號看待,則效率是他們唯一的尺度。他們也很少讀繁體字的典籍。出於自身的考慮,怕推行繁體字,要迫使他們花費大量時間去掌握繁體字形等,因此要竭力反對了。其實,大陸實行繁體字後,成人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小孩子從頭學起就更容易了。而把書寫當成畫畫,習慣於繁體字後就不願再寫簡化字了,何樂而不為!

(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