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轉型 DRAM廠生存之道

wii168 發表於: 2011-7-10 20:23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台灣DRAM產業再次面臨存亡危機,工研院IEK產業分析師彭國柱認為,在製程技術落後,設備老舊下,DRAM廠應尋求轉型,避開與三星正面競爭,才是生存之道。
台灣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產業曾因擁有每月50萬片12吋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4成左右,與三星(Samsung)及海力士(Hynix)等韓系廠商旗鼓相當,在全球DRAM產業占舉足輕重地位。

政府2008年推動DRAM產業整合再造時,成為美光(Micron)與爾必達(Elpida)等美系及日系廠商極力拉攏的對象。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產業分析師彭國柱認為,當時是台灣DRAM產業整合再造的最佳時機。

只是政府的產業整合再造計畫挫敗,儘管國內DRAM廠曾隨著產品價格翻揚,得以短暫獲利,但去年下半年DRAM產業景氣再次急轉直下,各廠再度面臨嚴重虧損,台灣DRAM產業在全球地位也日漸式微。

除華邦電已退出標準型DRAM市場,力晶也決定跟進淡出標準型DRAM市場,南科及華亞科也同時展開轉型,跨足利基型記憶體與行動記憶體等領域。

力晶與爾必達合資成立的DRAM製造廠瑞晶電子,目前已成為爾必達持股過半的子公司。茂德更是面臨無法正常繳息的困境。

根據集邦科技調查,今年第1季台灣DRAM產業全球市占率僅為10.5%,反觀三星市占率已攀高至39.9%,海力士也達22.9%,韓系廠商全球市占率已高達64.1%規模,差距已明顯擴大。

彭國柱表示,DRAM是一個以規模取勝的產業,成本是競爭力強弱的關鍵,成本又是取決於製程技術。由於三星是一個好鬥的企業,因此,國內DRAM廠唯有製程技術領先三星,在成本上具有優勢,才能對抗三星的價格競爭。

缺乏自有開發技術能力是國內DRAM產業發展的一大弱點,彭國柱說,儘管DRAM廠分別與美光及爾必達合作開發技術,只是技術導入時間仍落後原廠約半年,況且需負擔龐大權利金,競爭力自然薄弱。

由於製程技術持續落後三星,加上設備老舊,彭國柱認為,國內DRAM廠唯有轉型,避開與三星在標準型DRAM市場正面競爭,才是求生存之道。

彭國柱說,如華邦電近年在轉進編碼型快閃記憶體(NOR Flash)及行動記憶體等領域後,目前得以維持穩定獲利;旺宏在NOR Flash與唯讀記憶體(ROM)領域發展,同樣有穩定獲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