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的國小活化教育自前縣長周錫瑋時期實施,在國小課程增加「英語兩節與中、低年級閱讀一節,高年級彈性課程一節」共三節課,原縣府每年為此多支出九億元,主要是因應活化課程,全市國小需增加一千一百位英語教師及六百位彈性課程教師的薪資。
九十七、九十八學年度試辦,九十九學年度全面辦理後,問題陸續浮出檯面,包括英語師資質量不足、活化課程因各校排課時間調整,無法統一在週三下午上課,家長抱怨不應硬性規定要參加,影響到實施活化課程的效益,但支持者也肯定實施後確實達到加強學童英語聽、說能力,與補救教學的效果。
外界不滿的聲浪透過議會審查預算傳達,議員提出附帶決議,要求多元活化課程須符合課程綱要、應採班群方式社團化辦理、聘用合格師資、英語教師比例逐年提升、尊重家長選擇權,並建立審核機制。
教育局重新檢討並參酌各界意見,決定一百學年度改為實施「多元活化課程 」,不再以英語為活化課程唯一推動項目,交由各校「課程發展委員會」討論決議後,全市兩百零六校都將英語列入主要課程。
但仍有部分國小校長、教育界人士質疑多元活化課程的施行方式,會造成學校執行困擾,並會降低成效,主要擔心包括活化課程實驗方案的初始用意是為了提升學生英語及閱讀能力,既要社團化、又不限英語課程,何須增加三節課實施活化課程?又何須為活化課程增加英語師資人數、逐年提升正式教師比例?造成一般學校聘用師資、小型學校面對班群共同時段排課等諸多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