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氯乙醇(Ethylene Chlorohydrin) - 無色劇毒「葡萄催芽劑」

windows 發表於: 2011-8-22 14:23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洪東榮表示,葡萄催芽劑是種劇毒,臨床上發現只要沾在衣物、皮膚上就可能中毒,須即時以解毒劑解毒,曾有婦人沾染後不到20小時就喪命。

 

葡萄催芽劑又稱為「二氯乙醇」,無色、透明,有濃郁的酒精味,可經由口服、皮膚接觸或吸入等方式造成中毒,具心臟、腎臟、中樞神經毒性。

 

作用

 

氯乙醇(Ethylene Chlorohydrin)同義名有2-Chloro-Ethanol, Glycol Chlorohydrin, Chloroethylowy, β-Chloroethyl Alchohol及葡萄催芽劑No.1等,是由Chlorohydrin與Ethylene混合於水形成,也是Ethylene Oxide蒸發後的副產品。

 

在工業上可作為溶劑、潤滑劑等,在農業上可作為馬鈴薯及葡萄的催芽劑,但是毒性大、易引起中毒,不是合法使用的農藥產品。市面上的包裝為透明無色水液500c.c.裝,使用者多將其分裝於小瓶罐內,並加入紅色色素以作為劇毒的標示。

 

毒性

 

Clayton於1982年報告,延髓呼吸中樞衰竭是造成急性中毒主要的死亡原因,心臟毒性與神經肌肉致毒症狀可能同時發生。其代謝產物Chloracetaldehyde在人體內會抑制TCA cycle (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的功能,被認為是主要的致毒作用機轉。此外,氯乙醇(Ethylene Chlorohydrin)可經由口服、吸入及皮膚接觸而致毒,口服最小致死劑量,曾有報告成人口服20ml(345mg/Kg)後,在第三天死亡,另外有一位兩歲大的小孩僅服1-2ml後死亡。

 

詳細資料:

葡萄催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