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就開始環遊世界-五分鐘養成國際觀
褚士瑩◎著
首先要聲明的是,這篇文章跟理財保險無關。
當就讀台大電信所的學弟Rick寫電子郵件跟我聯絡,請我幫他即將自費出版的新書寫序時,我很好奇地問:
要不要我介紹出版社給你呢? 說不定會有合適的出版社有興趣也說不定。
但是Rick很果決地回絕了,原本我不大理解,但是讀完新書的內容以後,我就明白了,這是一本很私人,寫給自己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看的書,沒有打算面向大眾,所以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自己在土耳其做志工服務還有自助旅行的過程,為了自己喜歡而出版,要是給了坊間的出版社,難免挑三揀四,諄諄教誨新進作者要如何取悅市場,到頭來這本說遊記也不是遊記,說公益旅行指南也很勉強的書,搞不好弄得四不像,甚至胎死腹中,但是既然是自己掏腰包印給特定的朋友看,別人怎麼想我雖不知道,但是Rick自己肯定是開心的。
別的不說,台灣長大的年輕人,能夠乾脆地為自己做出這樣的決定,本身就是一種成就。
讀著書稿,了解他到土耳其兩個月服務和旅行的過程,我不禁聯想到自己當初決定去埃及念書的決定,無非也就是希望能夠建立屬於自己的第一手的全球視野,期許自己能夠變成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國際觀的人。
當然,主流的美國、英國、日本沒有什麼不好,只是我害怕自己資質不夠,會因為對這些國家,從小受到HBO的電影台,有線電視的綜藝節目,書店的文學作品排行榜,藝術表演或演唱會,明星的八卦新聞耳濡目染,存在許多先入為主的觀念,難保我第一次踏上那塊似曾相識的土地時,不會仍然帶著過去的習氣來看新世界,到頭來只能反芻別人的舊觀察,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第二手的國際觀,如果去埃及或是西伯利亞這樣毫無頭緒的地方,就沒了這層憂慮,或許比較容易用全然新鮮的觀點來看這個大千世界也說不定。
上網一看,這個世界多的是剪剪貼貼一流的二手國際觀,敝帚自珍,還是喜歡我一手的二流國際觀,起碼自己說出的字字句句,自己都明白。
這些年過去,我從來沒有後悔過當初這樣的決定。
蒙古流傳一個五枚金幣的故事,說的是蒙古草原上有個叫阿巴格的青年。有一回,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父親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快走不動了,父親就掏出五枚硬幣,把其中一枚埋在草地裡,把剩下四枚放在阿巴格手上說:
「人生有五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裡的那一枚,你不能把五枚都扔在草地,你要一點點珍惜著用,每次都要用出不同來,才不枉世上一遭。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還沒有用就扔掉。」
那天阿巴格跟父親果然走出了草原。長大以後,從來沒看過海的阿巴格離開家鄉,還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趁著年輕去旅行是為了幫自己的人生加分,讓自己在還算年輕的時候,換一個地方去過日常生活,滿足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讀書學習、學會獨立生活還算是容易的部分,學會獨立思考才是人生真正的加分題。
-摘自褚士瑩八月新書《年輕就開始環遊世界》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