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東周各諸侯國的君主雖然不能稱為帝王,但有些諸侯國的君主在後人眼中卻與帝王無異,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就是這樣一位歷史人物。
晉文公重耳是晉獻公之子,因獻公的寵妃驪姬為了使自己的親生子奚齊能即位,便設計陷害太子申生,使其自殺身亡。隨後又誹謗獻公的另兩位成年公子重耳與夷吾,於是重耳不得已流亡國外19年。這19年重耳周遊列國,歷盡了千辛萬苦,最後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國即位,即位時重耳已經62歲!雖然重耳於花甲之年才得以承繼君位,且在位時間也不過9年而已,但其在晉國為公子時便因其賢名而深得晉國一幫大臣及百姓的擁戴,周遊列國時又有過不國尋常的經歷,所以即位後在趙衰、狐偃、狐毛、先軫等人的輔佐下,最終實現霸主偉業,成為後人印象深刻的春秋時期著名的人物之一。
當年重耳周遊列國時,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既是晉國一位德高望重的賢公子,又是一個國家的最大通緝犯,所以他在各個國家的待遇是不一樣的。有的國家只看到了重耳逃亡者的一面而拒絕幫助甚至嘲弄他,這樣的國家在重耳得國後均遭到了報復;而有的國家則看到了重耳賢能且德廣的一面,對重耳敬重異常,甚至有的以君禮待之,這樣的國家在重耳得國後均給予了報答。雖如此,但春秋時期畢竟是個混亂的年代,各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而相互攻伐的事情比比皆是,今天可能是很好的盟友,甚至是親家、婿丈的親密關係,明天可能就是戰場上的敵人;剛才還是勢不兩立的仇人,一轉眼卻成了親密無間的夥伴。正所謂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利益是永恆的!晉文公與楚成王之間便是這樣一對歡喜冤家。
重耳逃難到楚國時,楚成王早就聽說了重耳的大名,也知道重耳日後可能執掌晉國,於是以國君之禮待之。此時的重耳只不過一晉國的通緝犯,且到楚國之前經歷了許多大小國家的白眼,到了南方大國楚國這裡,卻能得到君王般的待遇,心裡自是說不出的感激。一次楚成王在宴請重耳時便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公子他日若返回晉國承繼君位,你拿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想了想,也是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回答:「美女侍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我還真的想不起晉國能有什麼奇珍異寶獻給大王呀」楚王仍然不依不饒地追問:「不是吧,儘管楚國好像真的什麼都不缺,但我這樣善待公子,日後公子真有富貴的一天,總不會對我一點表示都沒有吧?」重耳想了想,認真地回答道:「托您的福,如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一定與貴國友好。可如果事情有什麼變化,萬一有一天晉楚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那樣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話,我才會鬥膽與您交戰。」重耳此言看似不合時宜,但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重耳的志向,與其弟夷吾為了得國而許秦穆公河西五城之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重耳與楚成王之間的談話雖然半真半假,但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利益至上的處世原則可見一斑。成王與重耳雖說者無心,旁邊楚國一大將成得臣卻氣得不輕,心想我主如此優待你這晉國逃犯,你不思報答便罷了,卻還在這裡想著兩國交戰的事情,真是無禮之至!可此時重耳是楚成王的座上賓,成得臣雖恨,卻也拿重耳沒什麼辦法。不過正是這種怨恨之情,最終導致了晉楚真正發生戰爭時,成得臣沒能以平常心看待而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
不久,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果然將自己的侄子——在位僅僅幾個月的晉懷公殺死,自己即位,是為晉文公。
公元前633年,楚國為了爭霸中原,出兵攻打宋國。此時晉文公已經穩定了晉國內局勢,且有能力也同樣有了稱霸諸侯的野心。於是在宋國的請求下,晉文公舉全國之兵,以報仇為名討伐曹、衛等楚國的附屬國,楚王雖然立即分兵來救,但晉文公卻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曹、衛兩個小國拿下。楚成王見晉國勢強,便有退兵回國之意,無奈楚將成得臣卻自恃才高,認為晉國只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並無真正的實力,於是不願意舍下將滅之宋,向楚成王保證旦夕之日滅掉宋國再撤兵不遲。
其實晉文公出兵也不單單只是為了救將滅亡之宋國,他還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借此機會稱霸諸侯。而此時晉文公稱霸諸侯的最大障礙就是強大的楚國,若不將楚國擊敗,其他小諸侯國是不敢背楚而事晉的。於是晉楚之間不可避免地將要發生一場爭霸之戰。雖然如此,晉文公還是不想毀掉自己講信譽的假面目,利用成得臣目中無人的弱點,將其激怒,最終放棄圍攻即將攻陷的宋國轉而向晉文公挑戰。
聽說成得臣率大軍向自己開來,晉文公便向手下的謀臣尋計。先軫便向晉文公獻上了示弱驕敵之計:讓晉文公先退兵九十里,這樣做一來可以兌現文公當年「退避三舍」之諾,二來可以麻痺楚軍的鬥志。如果成得臣識趣退兵,兩國各無損害,宋國之圍已解,也算部分達到了晉國出兵的目的,如果楚軍認為我們害怕而退,追擊而來,則其兵必驕,驕兵必敗,若借此大敗楚軍,則晉國霸業可成!晉文公聽從了先軫的計策,命大軍退兵九十里至城濮下寨。
見晉侯退兵,謀士便向成得臣建議:「晉國以君避臣,雖然我們沒有得勝,但卻也算是賺足了面子,此時退兵回國一樣算是凱旋而歸。否則追晉兵敗,咱們怕是在楚王面前無法交待呀!」成得臣一聽氣就不打一處來:「我王正欲稱霸中原,重耳這小子就是那個最大的障礙。流亡楚國之時,重耳不過就是咱們砧板上的一塊肉,那時他便不思報恩,卻想著與我交戰,我早就想將他解決了!今天他看到我大軍壓境早已嚇破了膽而抱頭鼠竄,我怎麼能放過擊敗晉軍助我王稱霸中原的大好時機呢?」於是不聽勸阻,起兵追擊晉軍至城濮,於是雙方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晉楚城濮之戰。戰爭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晉文公大敗楚將成得臣於城濮,得臣因不聽楚王及謀臣小心與晉軍交戰的勸說,沒有得到楚成王的諒解而自殺身死,晉文公重耳也因此戰而奠定了晉國的霸主偉業!
這個退避三舍的故事今天講來很多人都是從晉文公重耳守信的角度出發,說晉文公不惜喪失軍事優勢為代價,只為履行當年的一個諾言,這充分顯示出大丈夫一諾千金的本性。但仔細想想,雖然晉文公退避三舍的做法的確不失言必行的君子風度,但實際上晉文公此舉我想更多的還是從戰術的角度考慮的。因為當時晉楚交鋒之時,晉軍還沒有必勝的把握,不但如此,甚至在實力上應該略遜於楚軍,如果正面交鋒,楚軍的勝面要大一些。而晉文公退避三舍的舉動,一方面充分展示了其君子的一面,更主要的還是利用這個舉動麻痺了楚將成得臣,使其覺得晉文公懼怕自己而產生驕敵情緒。一般來說臨陣驕傲乃兵家大忌,楚將得臣沒有洞察晉文公此舉的深意,真就著了晉文公的道,最終兵敗自殺,這也是性格使然呀。
同樣是以仁、信為名,人家重耳是名利雙收,而那個宋襄公卻只能貽笑大方,不是造物弄人,實在是做人的差距太大了!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