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大學過半」是蔡英文競選總統教育白皮書的主軸之一,引起各界不同的反應。贊成者主要的立論依據是「公立優於私立」,因此應該揚公抑私,才能讓大多數學生享有較高品質的大學教育。然而,這種看法只能說是優勢者的立場和語彙,無助於教育品質的改進,更無助於社會公平正義的伸張。
其實,台灣除了幾所「得天獨厚」的「頂尖大學」外,目前高等教育學生的選擇「公立優於私立」的主要原因,並非純粹是教育品質的優劣,而是學費的高低。換言之,「公立優於私立」是公立大學採取低價競爭的策略,而非產品優良的原故。事實上,包括系所評鑑的通過率、「教學卓越」的評選,甚至教師對學生的學習付出,許多私立大學都優於公立大學。
更重要的,「公立優於私立」的現象,是長久以來公私立大學處於不平等競爭條件下,因「累積優勢/劣勢」所造成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而非正常發展的結果。
「馬太效應」是源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意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偏象。從社會學家默頓的「累積優勢」理論分析,在台灣高等教育的場域中,公立學校由於享有國家大量經費的挹注,藉由結構位置和可利用資源的方便性,使得優勢繼續不斷的累積,因而擴大公立和私立的差距,使得「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卻造成社會不公不義的現象。
「累積優勢/劣勢」指的是個體在某些既定的優勢/劣勢上,隨時間推移而產生的系統性分化的現象。其中,有兩個主要概念:「結構分歧」和「系統偏誤」。「結構分歧」指的是,分歧並非簡單的從成員個別位置的發展,它是複雜勢力交互影響的結構效果;「系統偏誤」指的是累積優勢/劣勢並非個體,而是群體或集體現象。多年來,由於教育部對學費的諸多限制,使得私立大學顯現經營上的困難。我們很難想像,台灣私立大學的學費竟然低於許多私立幼稚園。這就是為何美國私立大學會凌駕公立大學,而台灣的私立大學卻難以出頭天的主要原因。
從社會正義而言,教育部每年分配給公立大學的經費,加上學生的學雜費收入,公立大學每位學生每學期約可享用十二到二十萬元的教育資源,但是每位學生只須繳交三萬元的學雜費;反觀私立大學學生每學期必須要繳交兩倍的學費,卻只能享用公立大學學生不到一半的教育資源;更不公平的是公立大學學生大多來自中上階級,私立大學學生大多來自中下階級,造成富人低付費高享受,窮人高付費低享受的不公現象。
選舉開支票是台灣政治人物的通病,往往忽視現實的考量。軍警教育不計,台灣現有一六三所大學院校,五十四所公立、一○九所私立。辦有品質的教育需要大筆的經費預算,以台大而言,政府每年需由國民所繳的納稅錢中,提出將近一百億元供其花費,如果「公立大學過半」,以八十所每校五十億折半估計,每年至少須四千億的政府經費,行政院每年核編的全國教育預算(含特別預算),也不過五千億,「公立大學過半」這筆龐大的經費從何而來?況且,除非全國大學一律公辦,否則還是有另一半私立大學學生高付費低享受,仍然無法避免劫貧濟富的弊病。
在開放性的社會中,教育品質的提高有賴於公平的競爭,我們並不期望有些公立大學長久躲在政府的庇蔭下,低價吸引學生,不思長進。而社會正義的達成,大學應依學生經濟能力收費,讓有錢人多付費,沒錢人少付費,甚至不用付費。因此,如果要善用國家資源、提高教育品質,並且達成社會正義的目標,應該讓公私立大學都依辦學成本齊一收費,在開放性公平競爭的前提下,讓辦學不力的公私立大學透過自由競爭市場自然淘汰,並將原來資援公立大學的經費,全部拿來補助中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這才是高等教育的良策。 (作者為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最新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