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鼻竇炎虛證病程長久拖難癒

kingdomoo 發表於: 2012-4-12 10:08 來源: ADJ網路控股集團


鼻竇炎多為炎症侵犯到鼻竇所造成。中醫師李淑芬表示,鼻竇炎為西醫的病名,傳統中醫稱為鼻淵,是指以鼻子流濁涕,如泉下滲,量多不止為主要特徵的鼻病,病因有虛實之分,實證起病急,病程短,虛證病程長,纏綿難癒,加上發病率高,常影響到工作或學習,甚至還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導致不良的後果。

李醫師指出,鼻竇炎病因有實證與虛證之分,實證分為肺經風熱、膽腑鬱熱、脾胃濕熱等三類。肺經風熱者,因中醫有「肺主皮毛,開竅於鼻」的說法,若風熱邪毒襲表犯肺,或受風寒侵襲、鬱而化熱,最後都可能灼傷鼻竇肌膜進而發病。

膽腑鬱熱者,因膽為剛臟,膽氣可通腦,若情志不舒暢,恚怒失去節制,膽將缺乏正常疏泄的管道,進而氣鬱化火,最後就傷及鼻竅、腐灼肌膜,或邪熱犯膽導致膽經熱盛也會發病;脾胃濕熱者,因中醫有「脾胃互為表裡」的說法,胃脈循行於鼻側,若患者常暴飲暴食、愛喝酒,將導致濕熱內生,鬱困脾胃,最後運化失常,當濕熱邪毒停聚於鼻竇內時將灼傷鼻竇肌膜致病。

李淑芬醫師進一步指出,虛證分為肺氣虛寒、脾氣虛弱兩類。肺氣虛寒者,因久病體弱,病後又沒有調養好身體,以致肺臟虛損,肺氣不足,容易為邪毒所侵犯,加上清肅不力,邪毒將易於滯留或凝聚於鼻竅,最後將傷蝕肌膜而發病。

脾氣虛弱者因飲食不節制,勞倦過度,思慮鬱結,最後就容易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運化不正常,促使邪毒久困,肌膜敗壞,進而形成濁涕,或因脾虛生濕,濕濁上泛時導致困結鼻竅、浸淫鼻竇,最後腐蝕鼻竇肌膜而致病。

鼻竇炎不好治,因為病情常常拖很久。中醫師李淑芬表示,鼻竇炎以鼻流濁涕而量多,鼻涕從鼻腔上方向下流為其特徵,患者常伴有頭痛、鼻塞、嗅覺減退、鼻內肌膜紅赤或淡紅腫脹,以及眉間或顴部有壓痛等症狀,可從虛實兩證著手治療,讓患者盡早恢復正常。

李醫師指出,實證可分為肺經風熱、膽腑鬱熱及脾胃濕熱。肺經風熱型患者常出現鼻涕黃或粘白而量多,從鼻道上方流下,有間歇或持續鼻塞、嗅覺減退、鼻內肌膜紅腫、眉間或顴部有壓痛等症狀,舌紅苔薄黃,治宜疏風清熱,芳香通竅。

膽腑鬱熱型患者常出現鼻涕黃濁粘稠如膿樣,量多,常從鼻腔上方流下,有臭氣,患者的嗅覺差,且鼻黏膜腫脹,其中尤以紅赤表現較為嚴重,常頭痛劇烈,眉間或顴部扣壓痛明顯,舌紅苔黃,治宜清瀉膽熱,利濕通竅。

脾胃濕熱型患者常出現鼻涕黃濁而量多,從鼻道上方流下,常鼻塞重而持續,嗅覺有消失情形發生,鼻腔內紅腫伴有脹痛,尤其腫脹更甚,舌紅苔黃膩,治宜清肺瀉熱,利濕袪濁。

李淑芬醫師進一步指出,虛證可分為肺氣虛寒及脾氣虛弱。肺氣虛寒型患者常出現鼻涕白黏,鼻塞或輕或重,嗅覺有減退情形,鼻內肌膜淡紅,腫脹,鼻甲肥大,若遇到風冷等刺激,鼻塞及流鼻涕等症狀將加重,舌淡苔薄白,治宜溫補肺氣,疏風散寒。

脾氣虛弱型患者常出現鼻涕白黏稠或黃稠,量較多而臭氣,患者的鼻塞較重,嗅覺減退,鼻內肌膜淡紅或紅,腫脹較甚,舌淡苔薄白,治宜健脾益氣,清利濁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