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王鴻國台北縣16日電)台北縣立醫院中醫科主任傅宗楷今天表示,時序入冬,早晚溫差大,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冬天更應重視食補,尤其是吃橘子時最好連果肉上絲狀的「橘絡」一起吃,預防動脈硬化。
傅宗楷指出,秋冬溫差大、戶外運動減少及冬令進補習俗等影響,常造成民眾腦中風、心肌梗塞、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
他說,心血管疾病多因血管硬化累積而成,應及早預防,川七、丹參、琥珀、粉光參等量磨粉每日服用,可預防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發生。有冠心病史患者可用「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或「炙甘草湯」、「生脈飲」保養心臟。
他說,高血脂者可選用山楂、何首烏、決明子、澤瀉、荷葉、虎杖、「鉤藤散」、「丹七散」。深海魚油、綠茶素、銀杏、納豆、紅麴及輔 (酉每)Q10,都有利心血管保養。
他強調,食補上應重少鹽、少油、少熱量,在蔬果選擇上木耳熬煮及多吃洋蔥、大蒜都有助降低血脂,大蒜泡高梁酒,每天喝少許能降血壓,菠菜、玉米等蔬菜也有助減少心血管疾病,現在是橘子盛產期,一般人常會把果肉上的絲狀物剝除,但最好是連絲一起吃,絲狀物叫「橘絡」,有助血管軟化,能有效預防動脈硬化。
查看全部回復
我也來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