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李志謙提到,中醫對十二指腸炎病人分類以肝鬱氣滯者偏多。情緒、憂愁所引發的腸胃問題,中醫常稱為肝脾不和。這類患者只要遇到憂愁惱怒,腸胃病症就會加重;患者以舌質紅,舌苔白居多。
醫師指出,中醫說的胃脘痛即上腹痛,包含現代的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上消化道出血、胃下垂、胃神經官能症,膽結石、胰腺癌、胃癌等多種疾病所造成的疼痛。所以一旦上腹痛或有異物感、膨脹感時,仍必須找醫師進行鑑別診斷。
現代人工作忙碌,回到家仍延續忙碌時的緊張,以致無法消除疲倦。中醫師指出,中醫所稱的肝火也被視為神經亢奮緊長的表現,而脾在中醫的定義下,包含消化功能;所以情緒、憂愁所引發的腸胃問題常被認為是「肝脾不和」,治療上常用四逆散、逍遙散與柴胡疏肝湯等處方。
單味藥材中如柴胡、白芍、甘草、枳實有助於改善無法放鬆的情形,中醫所稱的清肝、養肝方有助放鬆。實際運用上,小柴胡湯、四逆散、柴胡疏肝湯等傳統方有助於消除緊張感。